北京的清明总带着点湿凉,上周和朋友喝下午茶时,她握着热可可叹气:“想周末去天寿园看我妈,去年没预约,堵在门口半小时,捧着的百合都蔫了。”我赶紧把刚整理的预约细节说给她听——其实现在天寿园的预约早变简单了,只是好多人还没摸透门路。
为什么要预约呢?倒不是陵园“卡名额”,而是天寿园作为北京知名的生态陵园,每到祭扫高峰,门口的车能排到三公里外。我去年清明没预约,跟着人流挤进去,想找外婆的墓得绕三圈,旁边阿姨碰掉我的鲜花时,我蹲在地上捡花瓣,眼泪混着汗往下掉,根本没心情好好说话。后来问工作人员才知道,预约系统是为了分流——每天分上午9点前、9-11点、下午1-3点几个时段,每个时段控制人数,就是想让每个人都能有安静的空间和故人对话。
说到预约的具体方法,其实一点都不复杂。最方便的是线上预约:打开“北京天寿园”官方公众号,底部菜单栏点“预约服务”,选“祭扫/参观预约”,填姓名、身份证号、预约时间,上传健康码(现在不用核酸,但身份要核对),提交后会收到短信提醒,全程不到5分钟。要是不会用手机,也可以打陵园预约电话,或者直接去现场服务中心填表格——不过线上预约能省好多时间,尤其是周末,现场可能要排队等。对了,预约要提前3天,比如想周六去,周三就能约,别等当天才急着找链接。

预约好之后,还有几件小事要记牢。第一,带好身份证,进门要核对信息,别忘在家里;第二,尽量早到,比如约了9点前的时段,8点半到正好,能避开早高峰的车流;第三,陵园里不让烧纸、放鞭炮,最好带鲜花或绢花,天寿园门口有卖向日葵的小摊,10块钱一束,比超市的新鲜;还有,开车去的话提前查导航,陵园有地下停车场,别停在路边被贴条。上周我去的时候,碰到个大叔,他说:“以前没预约,停车找了20分钟,现在预约了,直接进停车场,省好多事。”
其实天寿园里的环境真的值得慢慢走。我上周预约去看外婆,沿着林荫道走,两边的玉兰树刚打花苞,风里飘着青草香。外婆的墓在长青林里,旁边是棵松树,我蹲下来擦墓碑,旁边的阿姨也在擦,她笑着说:“我预约了好几次,就想找个没人的时候来,你看这树影多好,我妈生前就爱安静。”那一刻我忽然明白,预约不是麻烦,是给想念留个“专属时间”——没有拥挤的人群,没有催促的喇叭声,你可以慢慢摸墓碑上的字,慢慢说最近的事,慢慢把鲜花摆成故人喜欢的样子。
昨天朋友给我发消息,说她预约了周六上午的时段,已经买好了百合:“我查了天气预报,周六晴天,玉兰应该开了,我要拍张照片给我妈看。”其实啊,预约的过程,不过是提前给想念加一点仪式感——等你捧着花走进天寿园的那一刻,风是软的,阳光是暖的,你终于能好好和心里的人,说一句“我来了”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