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跟几位北京的朋友聊天,不约而同聊到了天寿陵园的墓位管理费问题。其中一位张阿姨说,家里老人的墓位是2003年买的,今年正好满二十年,前几天收到陵园的通知,提醒该续交管理费了,她拿着通知犯起了嘀咕:“这管理费到底要交多少?交了钱园区能保证啥?”其实不止张阿姨,很多在天寿安置亲人的家庭,都会在二十年到期前犯同样的愁——毕竟关于“续费”的问题,不是日常常聊的话题,难免摸不着头绪。
关于天寿陵园的二十年到期管理费,首先得明确一个基本逻辑:根据北京市殡葬管理条例,经营性公墓的墓位使用年限一般为二十年,到期后需缴纳管理费才能继续使用。天寿作为北京老牌的园林式陵园,管理费标准并没有“藏着掖着”,而是按墓位初始售价的5%-10%收取,每二十年交一次。举个具体的例子:如果2003年买墓位花了10万元,那么2023年续交的管理费大概在5000元到10000元之间;如果墓位当时买了15万元,费用就在7500元到15000元左右。这个比例不是拍脑袋定的——朋友是做物业的,他说天寿的园区维护成本其实不低:园区里近千棵松柏要定期修剪,草坪每星期得除一次草,入口的喷泉设施要维护,还有24小时的安保、卫生间的清洁、墓碑的日常擦拭……这些看似“看不见”的服务,其实都是管理费在支撑。就像上个月去扫墓,看到保洁阿姨蹲在墓碑前擦污渍,保安师傅沿着小路巡逻,连园区的椅子都擦得锃亮,瞬间就明白这笔钱不是“冤枉钱”。
再说说大家最关心的“怎么交”。天寿的通知和缴费流程,其实比想象中贴心。陵园会提前3-6个月就开始通知家属,方式很全:年轻人能收到短信,中老年人能接到电话,甚至还会寄一封纸质信——就怕有些家庭联系方式没变,但老人不用智能手机。缴费的方式也灵活:不想跑现场的,直接在天寿的微信公众号上操作,输入墓位编号,系统会自动弹出应缴金额,微信或支付宝付完款,电子凭证直接存手机里;想当面确认的,去陵园服务大厅找工作人员,他们会拿出档案核对墓位信息,确认无误后刷卡、现金都能交;要是实在没时间,还能委托亲戚朋友代办,只要带上缴费人的身份证和墓位证明就行。有位李叔叔去年帮老家的哥哥办理,就是先打了陵园电话问清楚需要的材料,然后带着哥哥的身份证复印件和自己的身份证,现场十分钟就办完了,连说“比交物业费还简单”。

还有几个大家常问的“小顾虑”,这里也掰碎了说。逾期没交怎么办?”其实不用慌,陵园会给3-6个月的宽限期,这段时间里会反复提醒,不会直接动墓位;要是真有经济困难,比如低保家庭、烈士家属,天寿有优惠政策——拿着低保证、烈士证这些材料去申请,审核通过能减免一部分费用;还有人问“要是以后不想用了怎么办?”可以办理退墓,但得符合规定:比如墓位没损坏,家属都同意,退的时候会扣掉已使用年限的成本,剩下的钱退给你;或者想转让,得经过陵园同意,毕竟要保证墓位的使用规范。
说到底,管理费不是“额外负担”,是让亲人的安息之地保持整洁的“保障金”。就像我们住的小区要交物业费,才能有干净的楼道、绿的草坪;天寿的管理费,其实就是给亲人的“家”交的“物业费”——让每一次扫墓,都能看到熟悉的松柏,干净的墓碑,还有像照顾自己家一样的工作人员。对于我们来说,这不是一笔“支出”,是对亲人的另一种陪伴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