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前的周末,我跟着朋友去归山陵园祭扫。清晨的风裹着松针的香气,沿着山间小径往上走,沿途的柏树排得整整齐齐,偶尔能看见几簇野菊开在墓道边。朋友一边把百合插在碑前的瓷瓶里,一边说:“当初选这儿,就是觉得像老家后山——有树、有山风,不会像有些陵园那样冷冰冰的。”其实很多人来归山,都是奔着这份“像家”的感觉,但说起墓地费用,不少人心里没底:到底要花多少钱?哪些钱是该花的?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归山陵园的费用那点事,尽量说得实在点。

归山陵园在城市西北的翠屏山上,算是离市区最近的山景陵园之一。从市区开车40分钟,或者坐公交到山脚下,再沿着石阶往上走10分钟就能到。园区的规划挺“接地气”的,没有搞那种高大上的门楼,入口就是个简单的木牌,写着“归山陵园”四个隶书字。往里走,山体走势分成了松鹤、青竹、梅香几个区,每个区都有自己的小景——松鹤区有片竹林,青竹区有个小水池,梅香区春天能开一片野梅。园区里的工作人员说,当初规划的时候特意保留了山上的原生植被,所以走在里面不会觉得“刻意”,更像小时候爬过的后山。这样的环境不是白来的,维护成本比平地陵园高,但换来的是祭扫时的安心——至少不会像在水泥森林里那样,总觉得“少点人气”。

说到费用,其实拆开来算,归山的墓地价格主要是三个部分:墓型、位置,还有点附加服务。先讲墓型,最常见的是立碑墓,基础款是混凝土材质,碑面刻着简单的姓名和生卒年,适合预算有限的家庭,价格大概在3-5万元;要是想要花岗岩材质的,碑面更光滑,刻字能加些装饰(比如花纹或亲人的照片),价格就得往上走,大概6-10万元。还有卧碑墓,碑面平放在地面,只露出一点刻字,适合喜欢“低调”的家庭,价格比同位置的立碑墓低1-2万元。然后是位置,山脚的区域离入口近,祭扫不用爬太多台阶,价格会高些——比如松鹤区前排的立碑墓,大概要8万元左右;往山上走的青竹区后排,位置稍微偏点,但能听见山风穿过柏树的声音,价格大概5-6万元。附加服务的话,刻字是按字数算的,普通宋体10块钱一个字,要是想刻亲人的手写体,得找师傅描,大概20块钱一个字;合葬的话,需要把墓位拓宽一点,加1-2万元;还有每年的管理费,大概是墓价的1%,比如3万的墓,每年交300块,主要用来维护园区的绿化和道路。对了,树葬最近也挺受欢迎,就是把骨灰埋在树下,立个小铜牌,价格大概2-3万元,适合喜欢“回归自然”的家庭。

其实选墓这件事,说到底是给亲人找个“安心的地方”,没必要盲目追贵的。我认识园区的王阿姨,她负责打扫松鹤区,她说经常有客户问:“便宜的墓会不会没人管?”其实不会——不管是3万的还是10万的墓,园区每天都会有人扫落叶、擦碑面,春天会在墓边种点小花。要是预算有限,可以选稍微靠里的位置,或者选卧碑墓,省下的钱能每年多买几束亲人喜欢的花,或者给碑刻上他生前常说的那句话(比如我朋友的妈妈喜欢说“吃饭要趁热”,她就把这句话刻在了碑背面)。对了,想了解最新价格,最好直接去园区问,或者上官网看价目表——毕竟材料成本和维护费用会变,网上的信息可能滞后。

归山陵园墓地费用价格表-1

离开的时候,夕阳把整个陵园染成了暖黄色,风里飘来园区食堂的饭香——那是个小食堂,卖面条和包子,专供祭扫的人歇脚。朋友捧着剩下的半束百合,说:“明年再来,要带她最爱的桂花糕。”其实不管花多少钱,能让

归山陵园墓地费用价格表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