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京,提到选身后之所,很多人会不自觉想到十三陵——这片承载着明清皇家气运的山水,似乎天生带着一种厚重的安全感。而其中,十三陵景仰园陵园常常被推到话题中心,到底它怎么样?十三陵范围内又有哪些墓地真的开放?今天我们就慢慢聊。

先说说景仰园。它坐落在昌平区十三陵镇,紧挨着明十三陵的核心景区,背倚天寿山的余脉,前面有一片清冽的水域。夏天的时候,岸边的柳树垂下来,风一吹,连带着水面的涟漪都带着股静气。其实最打动人的,是它的“分寸感”——既挨着皇家陵寝,却没有刻意模仿那种威严,反而用江南园林的小景调和了气场。青石板铺的小路弯弯曲曲,两边种着侧柏和玉兰,春天玉兰开的时候,白得像云,花瓣落在青石板上,倒像是给走过来的人铺了层温柔的垫脚。再说到服务,景仰园的管理挺贴心。比如有专门的“家庭纪念空间”,可以放些逝者的小物件:老人生前的茶杯、孩子小时候的玩具,甚至是一本翻旧的书。祭祀的时候,工作人员不会催你,会提前帮着摆好鲜花,就让你慢慢跟故人说说话,那种安静的尊重,比很多刻意的仪式更让人安心。还有一点很重要,它是正规的经营性墓地,手续全得很——买墓地最怕“没根”,这点景仰园倒让人放了心。

那十三陵还有哪些开放的墓地?除了景仰园,比较常见的是德陵公墓。它就在德陵旁边,位置更偏里一点,路上的车少,进去之后只能听见鸟叫。德陵公墓的风格更简洁,墓碑大多是汉白玉的平板碑,刻字用金漆,阳光下透着庄重,倒很适合喜欢“简单”的人。还有一个是十三陵陵园,不过要注意,它和景仰园是不同的主体,位置更靠近昌平城区,规模小一些,但环境也不差。这里得提醒一句:十三陵范围内不是所有墓地都能买,比如有些是村里的公益性墓地,只针对本村村民,外来的朋友可别碰,不然后期麻烦事儿多。

说到选十三陵的墓地,其实有几个“小窍诀”要记牢。首先得看“两证”——《国有土地使用证》和《经营性公墓许可证》,没有这俩的,再便宜也别考虑,毕竟身后事容不得马虎。然后是距离,别光看风景好,要是离家里太远,每次祭祀开一两个小时车,时间长了肯定累,不如选个“顺路”的。还有预算,景仰园的价格不算低,从几万到几十万都有,得根据自己的口袋来,没必要打肿脸充胖子。最后是“感觉”——你站在那儿,闻着柏香,看着风穿过柳树,要是觉得“踏实”,那就是对的;要是觉得“闷”或者“陌生”,那就算了,毕竟身后之所,要的是“合心意”。

十三陵景仰园陵园怎么样?十三陵都有哪些墓地开放?-1

其实选墓地,从来不是选“最好的”,而是选“最对的”。十三陵的山山水水,藏着的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“归根”——不是迷信,是想让故去的人,能在一片熟悉的、有温度的土地上,继续“陪着”我们。景仰园也好,德陵公墓也罢,不过是给这份执念找了个具体的地方。如果你刚好在找,不妨去走一走,踩踩青石板,闻闻玉兰香,说不定你就懂了,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把故人留在这儿——不是因为“皇家”,是因为“安心”。

十三陵景仰园陵园怎么样?十三陵都有哪些墓地开放?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