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风裹着麦田的香气掠过顺义的街巷,顺着顺平路往东北走,过了仁和桥不远,就能看到平各庄村的墓地——一片被杨树环绕的土丘,每座坟前都立着粗粝的青石碑,碑缝里藏着去年清明的艾草屑。在顺义,这样的墓地不稀罕,它们大多依傍着农田、林地或是村边的老果园,像散落在大地上的星星,守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念想。

仁和镇的平各庄村墓地算是离城区较近的一处。从村口的便民超市往北约200米,穿过一片玉米地就能到——地里的玉米秆刚抽穗,风一吹沙沙响,像在跟来祭扫的人打招呼。村里的王大爷说,这片墓地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划的,原来就是村集体的林地,后来慢慢成了老人们的“归根处”。再往东南走,李桥镇的南河村墓地藏在潮白河西岸的柳林里,顺着村东的观光路走到底,就能看见几排用青砖围起来的墓位,柳丝垂下来,正好挡住正午的太阳。“这儿离潮白河近,夏天不热,冬天能挡点风,老人们都爱选这儿。”村里的会计张姐说。而高丽营镇的西马各庄村墓地更偏些,在村北的核桃园里——每到秋天,核桃落得满地都是,来祭扫的人捡几个放在碑前,像是给亲人带了点“家乡的甜”。

说到收费,顺义各村的墓地价格倒没有想象中贵,但讲究“本村优先”。平各庄村的传统土墓,本村村民收费大概在3000到5000元一座,外村人要贵些,得8000到10000元;如果选生态树葬,就是把骨灰埋在树下,只立个小铜牌,费用能省一半,村里还会给补贴500元——“主要是鼓励环保,不然林地都被占了,以后连个歇脚的地方都没有。”王大爷摸着身边的杨树说。李桥镇南河村的墓地分两种:水泥砌的“硬墓”和堆土的“软墓”,硬墓本村人收6000元,外村人要12000元;软墓便宜些,本村3000元就能办。高丽营镇西马各庄的墓地因为挨着核桃园,价格稍高一点,但村里给本村老人有“寿穴”优惠——提前三年预定的话,能减1000元。

不过要提醒一句,顺义各村的墓地管理大多由村委会负责,规定多少会有些变化。比如平各庄村去年就加了条:外村人要葬在这里,得先找村委会开证明,证明是本村女婿或媳妇的亲属;南河村今年开始推广生态葬,选树葬的家庭能领1000元的绿化补贴。还有手续,一般需要带逝者身份证、死亡证明、亲属的户口本,最好提前一周跟村里打个电话——毕竟农村的事,讲究个“先打招呼”,免得跑空。

顺义各村墓地位置及收费价格多少-1

傍晚的时候,站在平各庄村的墓地边,能看见远处的农田里,农民正在浇地,水垄沟里的水流得很慢,像在细数岁月。村里的老人说,这儿的墓地从来没挪过地方,“祖辈种的树还在,守着自家的地,就算走了,也能听见村里的鸡叫,闻见麦子的香”。其实对很多顺义人来说,墓地不是一个冰冷的坐标,而是把思念种在熟悉的土地里——风从农田来,吹过墓碑上的名字,像亲人的手,轻轻碰了碰你的手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