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朝阳公园,大爷们的太极扇舞得风生水起,旁边早餐摊的糖油饼刚出锅,香得能飘到过街天桥;双井的写字楼底下,年轻人端着冰美式挤地铁,手机里还挂着早会的语音——朝阳区的日子,从来都是热热闹闹的,可当我们突然要为亲人选一方安息地时,这份热乎里难免渗进点慌:朝阳区那么大,到底有哪些合法的墓地在出售?价格又是怎么算的?
先给大家梳理几个民政部门认可的朝阳区合法墓地。最知名的是孙河乡的朝阳陵园,坐落在温榆河边上,沿着京密路开车20分钟就能到。园子里保留了大片原生杨树林,还有人工水系环绕,夏天能听见蝉鸣,冬天能看见河面上的冰纹,环境很清幽。这里的墓型以双穴立碑墓为主,价格大概在8万到15万之间,单穴墓6万起。还有十八里店乡的长青园骨灰林,主打生态葬,有树葬、花葬、草坪葬等多种形式,树葬价格2万到3万,花葬1.5万左右,适合喜欢环保、低调的家庭。豆各庄乡的天慈墓园也值得关注,靠近东五环,交通很方便,双穴墓价格在6万到10万之间,园子里种了大片银杏,秋天的时候满院金黄,祭扫时像逛小公园。
朝阳区墓地的价格差异,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。首先是位置与景观,挨着温榆河、朝阳公园这类景观带的墓地,价格会高不少,比如朝阳陵园的双穴墓因河景加持,比同区域的普通墓地贵3万到5万;其次是墓型与材质,传统立碑墓需要占用更多土地,且石材成本高,价格是生态葬的3到5倍;最后是服务与配套,比如提供免费祭扫班车、定期墓地清洁的墓园,价格会略高一点,但后续省心。其实现在很多人会优先选生态葬,不仅价格实惠,还符合“入土为安”的传统理念,比如长青园的树葬,把骨灰埋在树下,树牌上刻着亲人名字,春天发芽时浇浇水,就像亲人还在身边。
选墓地可不能“拍脑袋”,这几个“实用提醒”得记牢。第一,查资质是底线,一定要上“北京市殡葬管理信息网”验证,只有显示“合法”的墓地才能买,非法墓地没有批文,买了可能被拆除,钱也拿不回来;第二,交通要方便,比如家在东边的选豆各庄的天慈墓园,家在北边的选孙河的朝阳陵园,避免清明祭扫堵在路上;第三,算清后续费用,墓地管理费是一次性交20年,大概是墓价的10%,比如10万的墓,管理费1万,20年后再续;第四,看服务细节,比如有没有免费刻字、有没有祭扫工具借用,这些小细节能让祭扫更舒心。

我采访过几个选过墓地的人,他们的故事比价格表更有温度。住在望京的王阿姨,给母亲选了朝阳陵园的双穴墓,因为母亲生前每周都去温榆河公园散步,现在墓地窗外就能看见河,王阿姨说:“每次来我都带杯茉莉花茶,跟妈聊聊孙子的考试成绩,聊聊楼下的猫又生了崽,就像以前陪她逛公园一样。”住在青年路的小张,给父亲选了长青园的树葬,父亲是林业工人,一辈子跟树打交道,小张说:“春天树发芽的时候,我就去浇浇水,夏天坐在树影里,风一吹,就像爸在跟我说‘小子,别偷懒’。”

其实选墓地从来不是选“最贵的”,而是选“最合心意的”。朝阳区的墓地就像朝阳区的人,多样、实在,有的在河边,有的在林里,有的贵,有的便宜,但说到底,都是给亲人找一个“能安心的地方”。慢一点看,慢一点选,毕竟告别这件事,要带着心意,才够真诚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