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前的周末,我陪邻居张阿姨去思亲园看她老伴,她攥着皱巴巴的导航截图站在公交站台上,眼角的皱纹里都是急:“姑娘,这‘南口路10号’到底在哪儿?我上周跟着导航绕了三圈,差点开到居庸关去。”其实不止张阿姨,第一次来思亲园的人多少都犯过“找路难”的愁——这座藏在燕山余脉脚下的陵园,不像市区公园那样显眼,可只要摸准“参照物”,路其实顺得很。今天就把我和常来的老人们总结的“实战经验”摊开说,省得大家再走冤枉路。
思亲园的位置说偏不偏,就扎在昌平区南口路的小山坡上。北边挨着居庸关长城的余脉,南边能望到昌平新城的楼群,连园内的柏树林都沾着点“山气”——枝叶比别处密些,风一吹就是沙沙的松涛声。找它的关键是记准“陈庄大桥”这个地标:从昌平东关往南口方向走,过了陈庄大桥再开两公里,路边立着块刻着“思亲园”的木牌,顺着小路往上拐,红漆大门就藏在柏树林后面。老人们说,以前没导航的时候,大家都是跟着“陈庄的老槐树”找过来——那棵树有上百年了,树洞里还塞着香烛,现在虽然围了保护栏,依然是最稳的“活路标”。
常跑这路的人总结了三条最“不绕弯”的公交线,我帮大家理得明明白白。最常用的是“345快+昌11路”:从市区德胜门坐345快(别坐慢线,慢线要多绕半小时),到昌平东关站下车,出站左转50米就是昌11路站牌——这路车是“陵园专线”,终点站直接到思亲园,车程20分钟,沿途经陈庄、南口镇,司机师傅都熟路,怕坐过站提前喊一嗓子就行。第二条适合海淀的朋友:坐375路到清华园站,转昌20路到南口镇,下车打个摩的(5块钱),师傅拧油门5分钟就到——就是昌20路末班车早,下午5点就没了,得赶早。第三条是昌平城区的“近路”:坐昌68路到陈庄站,往东北方向走,路过一片挂着红苹果的果园(秋天能闻到果香),再走10分钟就到红门——这条路人少,适合慢慢走,沿途还能碰到卖香椿的老乡,新鲜得很。
要是自驾更省心,导航搜“思亲园陵园”跟着走就行:一般从京藏高速(G6)南口出口出来,左转上南口路,沿指示牌开3公里见木牌。陵园门口有免费停车场,清明也不挤,就是入口小路窄,错车得慢点儿。对了,园内没小卖部,建议提前在昌平东关的“新世纪超市”买祭扫用品——门口有祭扫专柜,香烛、鲜花都齐,比陵园门口便宜一半。忘了买也别急,管理员室有卖简易祭品,都是成本价,不会宰人。

最后想唠句掏心窝子的:思亲园不是冷冰冰的地方,柏树林是八十年代种的,现在遮天蔽日,风里有松针的味道。找不到路就打陵园电话(010-6977XXXX),管理员会骑电动车来接——上次我跟张阿姨走错路,小王师傅五分钟就到了,还帮我们拎祭品。祭扫完别急着走,门口石凳能看远山,张阿姨说:“我老伴以前爱山,现在我坐这儿陪他,像以前在老家院子晒夕阳。”其实找路的过程,是慢慢走近亲人的过程——哪怕绕点弯、问点路,等站在墓碑前,那些小插曲都成了跟亲人“唠两句”的话题:“我今天坐错一站,碰到个好心师傅”“我买了你爱吃的桂花糕,还是以前的味儿”。说到底,不是路难走,是我们想把每一步都走得仔细些,生怕漏掉跟亲人有关的细节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