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风裹着松枝的香气掠过西山脚下,万佛华侨陵园的朱红色大门缓缓推开——对于很多要去祭扫的家属来说,“几点能进园”是出门前最挂心的事。毕竟带着鲜花和思念,谁也不想赶在闭园前慌慌张张收尾,或是刚到门口就碰上个“铁将军把门”。
万佛华侨陵园的常规营业时间,藏着点“早出晚归”的贴心——平时(周一到周五)早上6点开门,晚上18点关门;周末和普通节假日则稍微调整,早上提前半小时到5点半,晚上还是18点闭园。这时间卡得很实在:早来的人能赶上晨雾未散时的宁静,晚走的人也能在夕阳里多待一会儿,跟思念的人说说话。
但要是赶上清明、冬至这样的“大日子”,规矩就灵活些了。比如清明前后的三个周末,陵园会把开门时间再往前挪半小时,5点就接待祭扫的人——毕竟这时候大伙儿都想赶早,避开人流。去年清明我去的时候,才5点10分,门口已经有不少捧着菊花的人,工作人员穿着红马甲在引导停车,连临时增设的便民服务点都摆好了热水和纸巾。闭园时间呢?高峰日会延长到19点,就算你下午下班才过来,也能安安心心完成祭扫。

除了时间,还有些细节得提醒大伙儿:要是第一次去,最好提前查好路线——陵园在海淀区香山南路,虽然有公交能到,但自驾的话得注意,高峰日停车场可能要排队,早来10分钟能省不少事儿。要是碰到极端天气比如暴雨、暴雪,陵园可能会临时调整时间,所以出发前打个电话(010-62591155)确认下,比啥都强。

其实万佛华侨陵园的“时间”里,藏的是对生者的体谅。它不像有些场所卡着“朝九晚五”的死规矩,而是顺着祭扫的节奏来——清晨的露水、黄昏的晚风,都是思念的载体。有回我陪邻居张阿姨去看她老伴,快18点了才到,门口的保安师傅笑着说“别急,慢慢走”,还帮着扶了扶张阿姨手里的花篮。那天我们坐在墓碑旁,看着夕阳把周围的柏树染成金红色,张阿姨轻声说:“他以前就爱蹲在阳台看夕阳,现在这儿的夕阳,比家里的还暖。”
说到底,营业时间只是个参考,真正重要的是心里的牵挂。但知道准确的时间,能让这份牵挂更踏实——不用慌慌张张赶时间,不用怕“来晚了进不去”,带着心意,踩着合适的点,就能好好跟想念的人“见一面”。要是你下次要去万佛华侨陵园,不妨提前看看日历,算好时间,早来的话能闻闻晨露里的松香,晚来的话能碰着夕阳下的温柔,怎么都好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