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找一处能让亲人安心长眠的地方,很多北京人会把目光投向延庆——不是因为远,是因为那里的山裹着绿,风里飘着松味儿,还有个埋在松柏丛里的八达岭陵园。最近总有人问,这陵园到底怎么走?其实不算复杂,无论是自驾还是坐公交,找对路线都顺得很。
从北京城区出发自驾,上京藏高速往延庆方向开,大概一个半小时到八达岭出口。出了高速别慌,跟着路边蓝色的“八达岭陵园”指示牌走,也就5公里的事儿。这段路沿途是农田和果树,春天能看到桃花漫山,秋天苹果挂在枝头上,连尾气味儿都淡了。要是坐公交更省事儿,德胜门坐877路直达八达岭长城站,下车打个车10分钟就到,或者提前打陵园前台电话约接驳车——上午9点到11点有定点车,师傅会在车站等,省得拎着祭品瞎找。
进了陵园大门,第一感觉是“这儿不像陵园”。漫山的松柏长得密不透风,风一吹,松针响得像细语;道边的海棠树刚抽新芽,过俩月就能开得满树粉花,连石板路都铺着花瓣;还有几排银杏,秋天叶子黄得发亮,落下来铺成金毯子,连打扫的阿姨都舍不得扫太干净。园区的路修得平,推着轮椅能走遍每个角落,每个区域都有名字:“松鹤园”是传统墓区,墓碑刻着松鹤图案;“静雅区”是简约款,墓碑就一块长方体石头,刻着名字和生卒年;最受欢迎的是“生态区”,树葬的墓碑嵌在树底下,旁边种着月季,风一吹,花香裹着松味儿,倒像在公园里。

上次陪邻居张阿姨来选墓,工作人员小周跟着我们走了快一个小时,没半点不耐烦。阿姨问“有没有向阳的位置”,小周就带我们去东区,说那片上午能晒到太阳,冬天雪化得快;阿姨担心“以后祭拜要拎很多东西”,小周就指了指路边的小亭子:“每个区域都有休息区,能放东西,还有直饮水,您累了就坐会儿。”阿姨犹豫着问“有没有便宜点的”,小周没推荐贵的,反而带我们去看树葬:“这玩意儿省钱,还环保,以后每年来给树浇浇水,就跟看亲人似的。”末了还加一句:“要是您定这儿,下次来我帮您留个近点的车位,省得您走太远。”
陵园里还有些暖心的细节:进门的咨询处摆着免费的矿泉水和纸巾,下雨天上会放几把伞;英烈墙刻着烈士的名字,常有小学生来献花,连保洁阿姨都会轻轻擦墙上的灰;纪念堂里能放亲人的照片和遗物,工作人员会定期打扫,逢年过节还会摆上鲜花——不是那种假花,是从园区里摘的海棠或月季,带着露水的味儿。

其实最妙的是周边的环境。出了陵园往南走10分钟,就是八达岭长城的入口。有时候家属祭拜完,会带着孩子去爬长城,站在烽火台上往下看,能看到陵园的松柏顶,像一片绿云。张阿姨说:“我家老头以前最爱爬长城,现在葬在这儿,等于天天能看长城——他肯定乐意。”
有人说“选陵园就是选个心安”。八达岭陵园的好,不是广告里说的“风水好”,是走进去能闻到松味儿,能看到花,能碰到耐心的工作人员,能让你觉得:“把亲人放在这儿,他不会孤单,我也能放心。”
要是你也在找这样的地方,不妨顺着京藏高速往北走——不是去看长城,是去看一片藏在松柏里的安心之地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