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风裹着桂香钻进窗户时,我正对着手机里母亲的旧照片发怔——上次去思亲园看她还是春分,如今秋分都过了,想再去,却突然想起该先确认园子里的开放时间。

思亲园的常规开放时间是每周一到周日的8:00至17:00,但这组数字里藏着园方的细心。每年农历除夕当天会提前至16:00闭园,大年初一则推迟到9:00开园——工作人员说,这是给“两边的亲人”都留一点团聚的时间:既要让自己的家人吃上热乎的年夜饭,也要让园子里的“亲人”,陪我们一起过完这最重要的年。去年除夕我去送母亲爱吃的糖藕,门口的保安师傅笑着接过保温桶:“姑娘,快进去吧,你妈肯定等急了——我们刚给每座墓碑都贴了小福字,你看,红通通的,多喜庆。”

思亲园陵园 开放时间多会?-1

清明和冬至是思亲园最“热闹”的日子,不是因为人多,是因为每一寸空气里都飘着思念的重量。这两个节日前后两周,园方会把开放时间提前到7:30,闭园时间延长到17:30。去年清明我去的时候,早上7点就有工作人员在门口摆好了免费的菊花和矿泉水。负责摆花的大姐说:“早来的人,心里的话想多跟亲人说会儿——我们凌晨5点就起来摘花了,花瓣上还带着露水呢。”我把菊花放在母亲碑前,露水落在手背上,凉丝丝的,像母亲以前摸我手背的温度。旁边的阿姨跟我说:“这花是园里自己种的,比外面买的新鲜,你看,花茎上还带着青呢。”

其实去思亲园不用太担心“赶时间”,园方比我们更懂“思念”的节奏。上个月陪邻居张叔去看他老伴,张叔腿脚不好,走得慢,工作人员特意推了辆轮椅过来。张叔摸着轮椅的扶手说:“我老伴生前最喜欢逛公园,现在我推她逛园子,得慢慢走。”工作人员笑着应:“您想走多久就走多久,我们不催——园子里的月季是慢慢开的,松柏是慢慢长的,跟亲人说的话,也该慢慢讲。”那天我们逛到17:30才走,门口的保安师傅没催,还帮我们扶张叔上了车,说:“下次来提前说,我帮您留轮椅。”

思亲园陵园 开放时间多会?-2

还有一次,我在园子里遇到一位年轻人,抱着个纸箱,里面是他父亲生前爱喝的茶。他蹲在碑前,把茶盒轻轻放在碑上,说:“爸,我升职了,你以前说要等我买了大房子就搬过来住,现在我买了,就在园对面的小区——以后我每天都能来看你。”工作人员走过来,帮他把茶盒摆整齐,说:“您要是想多坐会儿,我给您搬个藤椅——园里的椅子都是藤编的,您爸肯定喜欢。”年轻人坐下,打开茶盒,茶香飘出来,飘到旁边的松柏树上,树上的鸟叫了两声,像在回应他的话。那天我直到18点才离开,园子里的灯已经亮了,每一盏灯都照在墓道上,暖黄的光铺成一条路,像给思念搭了座桥。

上周再去思亲园,发现门口的桂树比去年高了一截——那是我去年种的,当时工作人员说:“您把树种种在这儿,以后来看母亲,就能闻到桂香了。”现在桂花开得正盛,风一吹,香飘满整个园子。我蹲在母亲墓前,摸了摸碑上的刻字——那是我亲手写的“妈妈,我想你”。风里传来远处的说话声,是工作人员在帮一位阿姨找父亲的墓位:“阿姨,您父亲的墓在3区5排,我带您过去——您慢点儿,台阶滑。”阿姨的笑声飘过来,像春天的风,吹得桂花瓣落了一地。

离开的时候,夕阳正好落在母亲的墓碑上,金红色的光裹着碑身,像母亲以前织的毛衣。我对着墓碑轻声说:“妈妈,下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