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昌平的经营性墓地,天寿陵园肯定是最有知名度的之一。它坐落在南口镇的燕山脚下,紧挨着明十三陵的昭陵,从市区开车沿京藏高速往北,大概40分钟就能到。走进陵园,第一感觉是“像进了一座园林”——主干道两旁种着高大的银杏树,秋天满树金黄;园区里有湖泊、假山,还有专门的“菊园”生态葬区,种满了波斯菊和万寿菊,每到花期,一片花海。天寿陵园的另一个特点是“名人效应”,很多文艺界、商界的名人都选择在这里安息,红楼梦》里“林黛玉”的扮演者陈晓旭、相声大师侯耀文。不过它可不止有“名气”,服务也很贴心:可以根据家属需求定制墓碑,比如刻上先人的生平故事、喜欢的诗句;还有生态葬选项,比如树葬、花葬,价格比传统葬更亲民。去年秋天陪朋友去选墓,她站在“菊园”里说:“这里的花这么艳,妈妈肯定喜欢,她生前最爱摆弄花草。”

如果你的预算更实在,又想找一处贴近自然的墓地,桃峰陵园是个不错的选择。它在兴寿镇桃峪口村北,旁边就是桃峪口水库,春天的时候,水库周围的桃树开得热热闹闹,连带着陵园里都飘着桃花香。桃峰陵园的面积不算特别大,但布局很紧凑,没有那种“空旷感”。园区里的墓区大多依山而建,每一排墓碑都能看到远处的山景——不是那种陡峭的荒山,是覆盖着绿树的缓坡,像给陵园盖了层“绿被子”。这里的性价比很高,传统立碑的价格大概在10万到20万之间,比天寿陵园要低一些。而且它也有生态葬选项,树葬”——把骨灰埋在树下,墓碑做成小小的铜牌,嵌在树干上,既环保又有纪念意义。记得有次遇到一位大叔,他说“我选这儿就是因为离水库近,老伴生前爱钓鱼,现在天天能‘看’着水库,多好”。

喜欢传统风格的家庭,不妨看看佛山陵园。它在阳坊镇西贯市村,1988年就建园了,是昌平区最早的经营性墓地之一。陵园的设计很有“礼制感”:入口处是一座汉白玉石牌坊,上面刻着“佛山陵园”四个鎏金大字,两边的柱子上雕着龙凤图案;往里走是一条长长的甬道,两侧立着石狮子、石马,像古代帝王陵的神道。园区里的墓区大多是中轴线布局,墓碑以花岗岩为主,造型方正,刻着传统的云纹、福字,符合老一辈“入土为安”的观念。佛山陵园的配套设施也很齐全:有专门的骨灰堂,用来存放暂时不能安葬的骨灰;还有“纪念墙”,可以把先人的名字刻在墙上,适合那些想节约土地的家庭。上次陪邻居阿姨去祭扫,她摸着石牌坊说“我父母就葬在这儿,当年我结婚的时候,他们还在这牌坊下拍过照,现在回来,像回‘老家’一样”。

昌平区经营性墓地有哪些-1

如果更看重生态环保,炎黄陵园会是不错的选择。它在崔村镇棉山村,靠近军都山,园区里有大片的绿地和湖泊,湖里养着锦鲤,湖边种着柳树,风一吹,柳枝飘起来,像在和人打招呼。炎黄陵园的“生命纪念林”很有特色:家属可以选一棵自己喜欢的树,比如国槐、侧柏,把先人的骨灰埋在树底下,然后在树干上挂一个金属牌,刻上名字和生卒年月。去年春天去的时候,看到一位阿姨在给树浇水,她说“这棵国槐是我先生选的,他生前喜欢养植物,总说‘死后要变成树’,现在终于如愿了”。那一刻突然觉得,

在北京,昌平区一直有“京北福地”的说法,三面环山、水源丰沛的地理环境,让这里成为很多人心中安葬先人的理想之地。不过选墓地可不是件随便的事,首先得认准“经营性墓地”——只有拿到民政部门颁发的《经营性公墓许可证》,才能合法提供骨灰安葬服务。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昌平区那些靠谱的经营性墓地,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特色,说不定能帮你找到合心意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