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京说起生态葬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长青园。这座坐落在朝阳区的陵园,离市区不过半小时车程,却像一片“城市里的森林”——高大的国槐、金黄的银杏、常绿的侧柏错落有致,连风穿过树叶的声音都带着温柔。很多家属来这里,都是冲着“让亲人归回自然”的念头,可问到具体价格,不少人又犯了难:生态葬是不是真的“便宜”?不同类型的费用差在哪里?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长青园生态葬的“真实账单”。
先说说最热门的树葬。作为长青园的“招牌”,树葬区每棵树都有自己的“身份”——有的是家属指定的树种,有的是园区推荐的乡土品种。树葬分两种:一种是“穴位式”,在树下埋置小型骨灰盒,旁边立一块刻着名字的铜牌,单穴价格大概1.5万到3万,双穴2.5万到4.5万。价格差主要来自位置和树种:比如靠近主路的银杏树下,因为祭扫方便、秋天能看满树金黄,价格会比深处的侧柏区高5000块左右;另一种是“撒葬式”,直接把骨灰撒在树根土壤里,没有固定穴位,价格更低,8000到1.2万就能搞定,适合更在意“无痕迹”的家庭。

再看其他类型。花葬区是长青园的“颜值担当”,春天开月季,夏天开鸢尾,秋天开菊花,每片花境都像精心布置的花园。花葬的单穴价格在2万到3.5万之间,比树葬稍高一点,因为花卉需要更频繁的养护——园区会定期更换枯萎的花枝,保证四季有花;草坪葬则是把骨灰安葬在绿油油的草坪下,墓碑是平嵌在地面的浅灰色石牌,单穴1.8万到3.2万,适合喜欢“开阔感”的家属,祭扫时蹲下来就能摸到刻着名字的文字,像和亲人轻轻对话。

最特殊的是海葬。长青园是北京指定的海葬服务点,很多家属选这个类型,就是想让亲人“融入更广阔的天地”。海葬本身是免费的——有民政部门的补贴,但要承担服务费用:比如可降解骨灰盒的包装、出海的船票、仪式用的鲜花和祭文册,加起来大概3000到5000元。每年清明前后是海葬高峰期,得提前1到2个月预约,不然可能排不上号。
很多人问,生态葬的价格为什么不是“一口价”?其实答案藏在长青园的“细节里”。比如树葬区的每棵树,园区都会定期修剪、施肥,保证它们能长成“家族树”——去年有位阿姨来祭扫,摸着自家亲人树下的国槐说:“这树比去年粗了一圈,像亲人还在陪着我们长大。”再比如花葬区的花卉,都是选的耐活品种,就算冬天也有蜡梅开放,让家属冬天来祭扫也能闻到花香;还有服务上的贴心:园区提供“代祭扫”——如果家属不在北京,可以委托工作人员帮忙浇树、摆上一束鲜花,再拍段视频发过来,费用也就500到1000元,解决了很多人的后顾之忧。
最后想给大家几个实用提醒。第一,选之前一定要实地走一趟——长青园每周二到周日开放,提前打个电话就能约免费讲解,工作人员会带着你逛遍各个葬区,帮你算清楚“每一笔钱花在哪里”;第二,别只看价格,要看“合不合适”:如果亲人喜欢安静,选深处的侧柏区;如果喜欢热闹,选靠近花境的树葬位;如果想“永远有变化”,海葬或撒葬式树葬更适合;第三,问清楚“后续费用”——比如树葬的养护费是每年100到200元,包含树木修剪和土壤维护,这个费用20年一续,和传统墓葬的管理费差不多,提前问明白才不会踩坑。

其实说到底,长青园的生态葬价格,从来不是“数字游戏”。它是让家属不用为高额墓葬费发愁,又能给亲人一个“有温度的归处”——当你站在树葬区,风掀起树叶,阳光穿过缝隙洒在铜牌上;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