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前的风里总飘着些细碎的牵挂——有人翻出压在抽屉底的旧照片,有人捧着手机反复查导航,想找的不过是那处能安放思念的具体坐标。最近总有人打听:“北京市永宁园公墓地址在哪呀?”其实找它的路一点都不绕,就藏在昌平区十三陵镇的山脚下,挨着十三陵水库的西北边,像被群山轻轻抱着的一块暖地。

要是你从市区出发,沿着京藏高速往北开最顺——过了“十三陵”出口再走两公里,路边会出现蓝底白字的指示牌,箭头指向右侧山间,石牌坊的轮廓慢慢从树影里露出来。那牌坊是汉白玉做的,“永宁园”三个鎏金大字刻在正中间,旁边的云纹雕得细细的,摸上去还带着山间的凉意。要是坐公交,就选314路:从德胜门公交场站上车,一路晃过积水潭的老胡同、沙河的杨柳岸,到“十三陵水库”站下车,再往西北走十分钟——沿途能看见卖草莓的竹筐(春天的草莓红得透亮,农户总笑着说“刚摘的,甜得很”),能闻见槐花香裹着松针味,等你看见门口那对石狮子,就到了。

其实永宁园的位置最容易记的,是“跟着十三陵的方向走”。它就在明十三陵景区的边缘,离长陵不过三公里远。有时候祭扫的人多,园区门口会停着不少车,但顺着柏油路往里走,立刻就静下来了——两边的侧柏长得比人高,银杏刚抽新芽,每条小路都有名字:“永安路”“静思路”“归宁路”,连路牌都是木质的,刻着烫金的字。要是你第一次来犯迷糊,保安师傅准会笑着指方向:“沿永安路走第三个路口左拐,那片松树林最密的地方,就是安息区。”他们都熟得很,仿佛这里不是公墓,是个常来的老地方。

北京市永宁园公墓地址在哪-1

有人说,找公墓地址,找的是“确定感”——确定那个人在那里,确定自己能找得到。永宁园的地址之所以让人安心,就是因为它挨着这些“熟悉的痕迹”:十三陵的山没变,水库的水还在流,连门口的卖花摊都还是去年的阿姨,会问你“要几支菊花?黄的还是白的?”。要是打车来,司机师傅多半会说:“哦,永宁园啊,我上周还送过个姑娘去。顺着十三陵往北走,过了那片桃林就到——桃林春天开得可艳了,粉得像云。”

那天我在园区里碰到个阿姨,她蹲在墓碑前摆水果,回头看见我,笑着说:“我儿子去年帮我找的这儿,说离市区近,环境好。你看这树,长得多密,夏天都不晒。”风从她身边吹过,吹得墓碑前的菊花晃了晃,吹得远处的松涛声传过来。我忽然明白,所谓的“地址”,从来不是一串冰冷的数字——它是京藏高速上的指示牌,是314路的公交站,是汉白玉牌坊上的鎏金大字,是每一次寻找里的温度。

当你终于站在永宁园的小路上,看着阳光穿过松针洒在地上,听着风里的鸟叫,闻着远处的槐花香,就会忽然懂:找到永宁园的路,其实是找到一份“安心的归处”。那些藏在地址里的山、水、树,那些路过的草莓摊、石狮子、保安师傅的笑,都是给思念的“路标”——它告诉你,不用急,不用慌,你要找的地方,就在这里。

北京市永宁园公墓地址在哪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