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京择一块安身之所,很多人会把目光落在昌平——这座被燕山余脉温柔裹着的区,连风里都带着松枝的清苦和槐花香。而南口作为昌平的西大门,一边守着燕山的褶皱,一边连着京密引水渠的波光,明清时的驿道从这里穿城而过,现在还能在老街上找到当年的拴马桩遗迹,石头上的绳痕早就被岁月磨得发亮。这样有历史、有山水的地方,成了不少人心中“能安睡”的归处。

说起南口的在售墓地,最先被提起的总是桃峰陵园。它藏在南口镇桃洼村的山坳里,刚进园区就能看见两侧的山峰像张开的臂弯,把红墙灰瓦的墓碑轻轻拢在怀里。园子里种了几千棵松树,都是二十多年的树龄,松针铺在地上,踩上去软软的,像铺了层绿色的绒毯。桃峰陵园的位置好认,坐345快到昌平东关,转870路到桃峰陵园站,下车走两步就是大门。园区里的墓型很多,有传统的立碑,也有西式的卧碑,还有树葬和花葬的区域——树葬的每棵树下都挂着小铜牌,刻着逝者的名字,春天的时候,玉兰花从枝桠里钻出来,把铜牌遮得半隐半现,倒像逝者在和春天打招呼。

北京昌平南口墓地有哪些在售-1

沿着京密引水渠再往北走几公里,就是景仰园骨灰林。这园子像从皇家园林里搬出来的,大门是朱红色的,钉着铜钉,进门就是一条长长的甬道,两侧立着石狮子,石狮子的鬃毛刻得细细的,像真的要飘起来。园子里有片静明湖,湖水是从京密引水渠引过来的,夏天的时候,湖边的柳树垂到水面上,能看见小鱼在柳影里游。景仰园的墓型偏大气,很多都是汉白玉的碑,刻着缠枝莲的花纹,站在碑前能看见远处的燕山,山尖上的云像被风吹散的棉絮。这里的服务很贴心,园区有免费的观光车,还有代祭服务——要是没时间来,工作人员会帮着摆上鲜花,拍段视频发过来,视频里能听见风里的蝉鸣,像逝者在说“我很好”。

离景仰园不远,就是德陵公墓。它就挨着明十三陵的德陵,红墙外边能看见德陵的明楼,飞檐上的琉璃瓦还泛着青灰的光。公墓里的古柏是当年德陵的护陵树,有几棵都快三百年了,树干粗得要两个人合抱,枝叶像撑开的伞,把阳光筛成碎金。德陵公墓的墓型偏传统,大多是青石碑,刻着楷书的名字,碑前的石供桌是汉白玉的,摸上去凉丝丝的。来这儿的人大多喜欢这份“文脉”——毕竟挨着皇陵,连风都带着点古意,站在柏树下,能听见风吹过柏枝的“沙沙”声,像有人在轻声说话。

再往燕山深处走,就是盘龙台公墓。它藏在南口镇的龙潭村,周围都是山,园子里种了满坡的侧柏和连翘,春天的时候,连翘开得像一片金云,把整个园区都染得亮亮的。盘龙台的生态好,有时候能看见小松鼠在树枝上跳,或者野兔从草窠里钻出来。这里的墓型比较简约,适合喜欢安静的人。交通也方便,从京藏高速南口出口出来,沿着龙潭路开十分钟就到,园区门口有免费的停车场。

其实购墓的时候,最该注意的不是价格,是资质——南口的这些在售墓地,都是民政局批复的正规陵园,桃峰陵园是昌平区民政局批的,景仰园和德陵公墓是北京市民政局批的,盘龙台是昌平区民政局批的,资质都能在民政局网站上查到。还有交通,比如桃峰陵园有公交直达,景仰园离高速近,盘龙台能开车直接到,这些都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。很多陵园都有免费接送服务,要是想实地看看,可以提前打电话预约,工作人员会去地铁站或者公交站接你。

有时候会听见人说,墓地是“最后的房子”,可在南口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