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碰到邻居张阿姨,她抱着一盆开得正艳的月季往小区外走,说是要去天山陵园给老伴的花坛换花。"去年选了花坛葬,这花是他生前最爱的品种,"张阿姨摸了摸花瓣,"以前觉得得有块墓碑才踏实,现在才懂,让他跟着花一起长,每年看花开,比什么都强。
张阿姨的选择,藏着当下很多家庭对身后事的新思考——不再执着于"占一方土地",而是想把思念变成可触摸的温度。而天山陵园的花坛葬,刚好接住了这份"想把亲人种进土里"的心意。
天山陵园坐落在昌平区燕山脚下,从市区开车40分钟就能到。门口那条流了几十年的小河还在,岸边的柳树刚抽新芽,进了门,左手边的银杏林一眼望不到头,风一吹叶子沙沙响,花坛葬区就藏在银杏林深处。这里的每一个花坛都是1平方米左右的长方形花池,青石板围边,土是陵园配的营养土,保水又透气。工作人员说,选花坛葬的家属,会先挑位置——靠银杏林的安静,靠小河的有流水声,然后选可降解骨灰盒,把亲人的骨灰装进去,埋在花池下30厘米的地方。之后家属可以选花:春天的樱花、夏天的月季、秋天的菊花,或者冬天的蜡梅,陵园会定期浇水施肥,每季度换一次新花,保证花坛四季有生机。
说到大家最关心的价格,其实天山陵园的花坛葬性价比挺高。基础款大概1.2万元,位置在银杏林边缘,包含20年花坛使用权、可降解骨灰盒、每年四次换花(四季各一次),还有一块刻着亲人名字的小铜牌,钉在花池边的青石板上。如果想要"景观位"——比如靠小河的位置,价格大概2.5万元,除了基础服务,还能定制花种:有位阿姨想给老伴种君子兰,陵园特意从花卉基地调了苗;还有每年六次换花,加上清明、冬至的专属祭扫服务,工作人员会提前打扫花坛,帮家属摆祭品。对比传统墓碑葬(一般墓碑3万起),花坛葬省去了墓碑钱,还不占土地,符合"绿色殡葬"理念。
上周陪朋友咨询,碰到一对年轻夫妻选位置。丈夫说:"我妈生前总说'别买墓碑浪费钱',现在选这个花坛,每年春天看桃花,就像她还在院子里浇花。"工作人员补充:"很多家庭后来成了'回头客'——去年有个阿姨,每年夏天给老伴种向日葵,说'他以前嫌我种的不够高,现在要种最壮的给他看'。"
其实生命的终点从来不是冰冷的石头,而是每年花开时的花香。天山陵园的花坛葬,把"入土为安"变成"入花为安",让思念种进土里,开成花。如果您想找"有温度、不占地"的身后事选择,不妨去银杏林走一走——看那些开得正好的花,或许就能明白,最好的思念,是让亲人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"活"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