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的风一凉,法桐叶就开始往地上落,碎金似的铺在路边——这时候,很多北京人会想起要去昌平的景仰园,看看埋在松树下的亲人。不过现在去景仰园,可不能说走就走,得提前预约。

景仰园不是普通的墓地,是北京最早的“生态林葬”示范园。当年我妈走的时候,我们选了这儿,就是因为看不上传统墓地的冷硬——把骨灰埋在松树下,土上面种着三叶草,树牌上刻着“爱女李淑兰之树”,风一吹,松针沙沙响,像我妈以前拍我背的声音。也正因为这种“有温度的葬式”,景仰园的人气越来越高,尤其是清明、冬至那几天,以前没预约的时候,门口的队伍能排到马路上,有的人拿着鲜花站在太阳底下等,汗都把纸花浸湿了。现在好了,园区实行“实名预约制”,就是为了错开高峰,让每个人都能安安静静地和亲人“说话”。

预约的步骤其实挺简单,不用下载APP,微信上就能搞定。你找“北京景仰园”公众号——记得认清楚头像,是一棵青松树旁边绕着“景仰园”三个字,别点错了仿冒号。点底下的“服务中心”,里面有个“祭扫预约”,点进去之后,跟着提示填信息就行:首先是“祭扫人信息”,得填自己的身份证号,因为要实名;然后是“祭扫日期”,最近7天的日期都能选,比如想下周二去,这周六就能约;接下来是“时间段”,分成9:00-11:00和13:00-15:00两个时段,建议选上午,因为下午风大,松针容易迷眼睛。填完之后点“提交”,手机马上会收到一条确认短信,上面有预约码,到时候出示给门口的工作人员就行。对了,得提前1-3天预约,比如想明天去,今天早上约肯定来不及,别忘啦。

北京景仰园骨灰林预约-1

约好之后,去的时候也有几个小细节要注意。景仰园是林葬区,绝对不能烧纸、放鞭炮——上次我看见有个大爷偷偷烧纸钱,刚点着就被工作人员制止了,大爷急得红着脸说:“我老伴儿就爱收这个!”工作人员耐心解释:“叔,您看这树,都是活的,烧纸容易把树烧了,您老伴儿要是看见树被烧了,得多心疼啊?”大爷听了,赶紧把纸钱收起来,换成了一束白菊。其实园区里允许带的东西很多:鲜花、水果、甚至亲人爱吃的小零食都行——我每次去,都会带个擦得锃亮的红富士,那是我妈以前最爱的;要是忘带了,园区门口的便利店有卖,十块钱一束的白菊,或者包装好的苹果,都很新鲜。

还有停车的问题,景仰园有个专属停车场,不过高峰时段(比如清明上午)得早点去,不然得停到路边的临时车位。要是带老人去,园区里有免费的轮椅租借,找门口的服务台就行,不用押金,只要登记一下身份证号——我上次带奶奶去,奶奶腿不好,借了个轮椅,推她在松树林里走,她摸着树牌说:“你妈选的地方真不错,比老家的坟地热闹,又不吵。”

北京景仰园骨灰林预约-2

其实刚开始推行预约制的时候,我也有点抵触,觉得“看个亲人还要约,太麻烦了”。直到上次清明,我提前三天约了9点的时段,到的时候,园区里人不多,松树下的三叶草刚冒出新芽,我蹲在树底下,把苹果放在树牌旁边,跟我妈说:“妈,我升职了,儿子考上了重点小学,您要是在,肯定得做顿红烧肉庆祝。”风刚好吹过来,松针落在我手背上,像我妈以前的指甲盖,轻轻碰我一下。那时候我才明白,预约不是“限制”,是“保护”——保护每一份思念不被拥挤打断,保护每一次“对话”都能慢慢来。

现在再想起去景仰园,我会提前三天打开公众号,认真填好信息,选一个阳光好的时间段。因为我知道,等我走到那棵松树下,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