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进温泉墓园的清晨,梧桐叶落在青石板上,沿着桂花香飘来的方向,总能看见几处围满四季青的花坛墓——墓边的石栏爬着常春藤,墓前花坛里开着刚摘的菊花,偶尔有蝴蝶停在花瓣上,连风都软得像浸了蜜。来这儿选墓的家属常说:“比起冷冰冰的石碑,这种像小花园的墓型,更像把亲人留在了生前的院子里。
温泉墓园的花坛墓受欢迎,恰恰是因为这份“烟火气”。不同于传统墓地的方正碑体,花坛墓用卧碑嵌入墙体,留出大半空间给墓前花坛——能种月季、百合,甚至家属带来的多肉。常被问起的单穴花坛墓价格,目前基本在8-12万元区间:靠近中心湖的“映月区”,推窗见白鹭,价格比外围“听松区”高2-3万;双穴则多在15-20万元,贵的部分除了面积,还有碑石升级(汉白玉代替花岗岩)和花坛扩容——能放下更多家属带来的百合;家族式花坛墓(容3-5人)在30-50万元,优势是预留合葬空间,墓园专人打理整个区域绿化,清明前会提前种好家属指定的花。
影响价格的“隐形因素”,其实藏在细节里:比如材质——想要天然大理石栏,比青石贵1-2万;养护——选“全年花卉包养”,每年多付3000-5000元,但墓园会每季度换花;还有个性化设计——“艺馨区”的花坛墓有小置物架,能放亲人的画板,价格高1万,却让很多家属觉得“值”:“她生前最爱画画,有了这个架子,她就能接着画湖里的白鹭。”
选花坛墓的“不纠结”技巧,其实很简单:先看亲人喜好——爱玫瑰就选“玫瑰区”,爱菊花选“菊花区”;预算有限就选“听松区”,位置偏但保洁每天扫落叶;最后问服务——有没有包养护、24小时安保,暴雨天会不会帮忙整理花。有位阿姨选“映月区”双穴,就是因为墓园承诺“清明前种好百合”,她说:“我年纪大了爬不动,有墓园帮着种,就能安心来看他。”
在温泉墓园待久了,见过太多温暖的选择:小伙子选“香雪区”单穴,因为妈妈爱腊梅;老夫妻选“福泽区”家族墓,说要留着儿子孙子的位置——“一家四口能一起看湖”。其实选花坛墓从不是看数字,是把想念种进花里——那些每年开一次的百合、腊梅,就是亲人在说:“我在这儿,挺好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