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京,选一块能安放亲人的“安息之所”,从来不是简单的“买块地”——它藏着对生命的尊重,对过往的怀念,更连着每个家庭对“归属感”的执念。而位于昌平区十三陵镇的中华永久陵园京华园,恰恰成了很多人的“备选答案”,其中最受关注的,莫过于它的价格到底“贵不贵”“值不值”。
京华园的价格首先和“位置”绑得很紧。陵园背靠天寿山,面朝京密引水渠,这种“前有照后有靠”的格局,是老北京人心里的“吉地”。园区里的墓穴分了好几个区域,比如靠近主景观轴的“福泽区”,站在碑前能看到中心的玉佛寺和两排参天的银杏林,秋天的时候金黄的叶子落满碑身,特别有氛围感,所以这个区域的双穴立碑价格要到8-10万元;而沿着水系走的“清晏区”,能听到京密引水渠的流水声,风一吹还有芦苇叶的沙沙响,这种“有水有景”的位置,双穴立碑也要7-9万元;边缘一点的“宁和区”,虽然离主景观远,但胜在安静,双穴立碑只要6-8万元。其实这些差异,本质上是“环境价值”的体现——毕竟谁都想让亲人待在更舒服的地方。
除了位置,墓穴的类型和材质也是价格的“变量”。京华园的墓穴主要分两种:传统立碑和生态葬。传统立碑里,最常见的是双穴立碑,用花岗岩做碑身的,价格大概6-8万元,而用汉白玉的要贵3000-5000元,因为汉白玉更细腻,刻上亲人的名字和生平,字体更清晰也更耐用;如果想加一些定制化的东西,比如刻上家族的图腾、或者亲人喜欢的花(比如菊花、梅花),还要再加1000-2000元的工艺费——毕竟师傅要手雕,耗时间。生态葬就亲民多了,树葬是把骨灰埋在树下,上面种一棵松树或者柏树,价格只要8000-12000元;花坛葬更便宜,把骨灰和花籽混在一起埋进花坛,春天的时候开一片花,价格只要5000-8000元。最近两年选生态葬的年轻人越来越多,一是觉得更环保,二是价格实在,不会给家庭造成太大负担。
很多人忽略了,墓地价格里还藏着“服务”的价值。京华园的管理费是每年300元,比市区一些陵园便宜100多,而且这个管理费包括了墓碑的清洁、园区的绿化维护,还有24小时的保安巡逻——要知道,在北京冬天风大,有时候碑身会落满灰尘,夏天又有蜘蛛网,自己过来擦太麻烦,园区帮着做了,其实省了不少心。还有清明的时候,园区会开免费的祭扫班车,从昌平线的十三陵景区站直接到陵园门口,不用自己开车找停车位;冬至的时候,园区还会组织免费的追思会,请法师诵一段经,工作人员会给每个墓碑系上黄丝带,摆上一束白菊,这种“有人管”的感觉,比什么都强。还有一个大家都关心的问题:“墓地是永久产权吗?”其实根据国家规定,墓地使用年限是20年,但京华园承诺,20年到期后可以免费续期,不用再交额外的费用——这一点很让人安心,毕竟谁也不想让亲人的墓穴“过期”。
说到底,京华园的价格不是“一刀切”的,而是“按需定价”——你想要好位置、好材质、好服务,就多花点钱;你更在意性价比和环保,也有合适的选择。其实选墓地最重要的,不是“买贵的”,而是“买对的”——能让亲人安息,能让自己每次来祭扫的时候,心里觉得“幸好选了这里”,这就够了。毕竟,那些刻在碑上的名字,那些埋在土里的思念,从来都不是用价格能衡量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