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陪妈妈去惠灵山陵园给外婆祭扫,总能在入口的石亭下碰到几个捧着宣传册的人,凑在一起小声嘀咕:“你问的那片靠主路不?多少钱啊?”翻宣传册的手有点抖,说话声音也轻——不是舍不得钱,是怕自己的预算跟不上给亲人选“踏实地方”的心意。

惠灵山的价格倒像串起来的珍珠,每一颗都裹着不同的需求。最便宜的是生态葬,树葬、花坛葬才几千块,不是“委屈”,是让亲人“变成一棵树”。去年春天我路过树葬区,见一对小夫妻在桃树下放桃花枝,说:“妈,今年的桃花开了。”风一吹,桃枝晃了晃,像有人轻轻拍了拍他们的手背。传统立碑墓的价格就拉开了:靠近主路的“福临区”三四万起,适合腿脚不好的长辈,妈妈说“外婆生前怕走远路,这里不用绕,她肯定愿意”;靠山的“龙脊岗”能看到远处的翠屏山,要七八万甚至更高,有次碰到个叔叔站在墓前说:“爸,你以前总说想看山,现在天天能看了。”

其实价格差的事儿,跟咱们买小区房子一个理儿。位置是关键——园区中心的墓区贵,是因为祭扫方便,不用拎着祭品走半天才到;朝向合老习惯——坐北朝南的墓“暖烘烘”,符合老辈“面南而居”的讲究,自然抢手;配套像“小院子”——有的墓区留了块空地,能种太阳花、摆小石凳,等于给亲人留了个“私人小花园”,价格比普通区高一万多;材料也占份儿——花岗岩碑石耐用,刻的字十年不模糊,成本摆在这里,价格自然上去。

我跟陵园的王姐熟,她总说:“选墓别盯着‘贵’,得盯着‘对’。”松涛区”,在园区西北角,离入口有点远,但周围全是老松树,风一吹松针沙沙响,像外婆以前摇蒲扇的声音,价格才两万多。去年有个阿姨选了这儿,说“我爸生前爱听松涛,这里跟公园一样”;还有“竹韵区”,旁边是竹林,夏天凉快,价格三万出头,有个年轻人选了,说“爷爷以前种了一院子竹子,这里像他的菜园子”。王姐说,很多人选“便宜”墓区,不是没钱,是觉得“这个地方,亲人肯定喜欢”。

惠灵山陵园价格多少钱-1

那天扫完墓,我跟妈妈坐在树葬区的桃树下歇脚,妈妈摸着树干说:“你外婆要是在,肯定选树葬——她以前总说‘死后别占地方,让我变成树,给你们遮太阳’。”风里飘来桃枝的香气,我忽然明白:问“惠灵山价格多少钱”,本质是问“给亲人的心意值多少钱”。不管选几千的生态葬,还是几万的立碑墓,最重要的是站在那个地方时,你会想“他在这里,应该很舒服”。价格是数字,但安心是无价的——就像那棵桃树,每年春天发芽,每片叶子都是心意,比刻在石头上的名字,更暖。

惠灵山陵园价格多少钱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