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天的风裹着桂香,我陪着父母站在炎黄陵园的银杏道上,金黄的叶子落进脚边的花坛——上周刚把奶奶的骨灰接来,今天是来敲定墓位的。妈妈攥着手机里的价格表问:“这上面的数字差这么多,到底怎么算的?”其实不止她,我第一次来的时候,也对着“炎黄陵园墓地多钱”的问题犯过难。

炎黄陵园在三河灵山脚下,从北京东五环开车40分钟就能到。它背靠灵山主峰,前面是片人工湖,规划时保留了原有松林,走进去能闻到松针的清苦。更安心的是,门口公示栏挂着民政局的批文,是有正规资质的殡葬服务机构——这是我们选它的第一个原因,毕竟买墓最怕遇到“三无”陵园,钱花了不说,以后连维护都没保障。

接待我们的小周是土生土长的三河人,说话带着点方言的热乎:“大姐,您看的那排立碑,左边第三块是‘松涛区’,靠湖边,价格6万8;右边‘竹韵区’离停车场近,才3万2。”他翻开图册解释,炎黄的墓型主要分三类:传统立碑、生态葬和艺术墓。传统立碑是最常见的,有碑有坛,价格一般3-8万——松涛区”靠山面水,能看到湖,所以贵;“竹韵区”在园区中间,方便祭扫,价格就实在些。生态葬更便宜,树葬是把骨灰埋在松树下,立小铜牌,1-3万;花葬和花坛合葬,8000多就能拿下,去年有位老教师选了花葬,说“要变成花的养分”,家属倒觉得符合他的性子。艺术墓是定制的,上次有户人家做了带小提琴浮雕的碑,用进口花岗岩,算下来12万多,毕竟是独一份的设计。

我想起上周帮同事问的情况,她选的“梅香区”传统立碑3万5,材质是山东白麻花岗岩,碑身刻了奶奶爱的梅花——工作人员说,石材成本占三分之一,进口印度红大理石一平米得加2000块。还有位置,“靠山面水”的“观水区”去年就卖空了,剩下的东侧松林区能便宜1万多。服务也影响价格,炎黄的绿化是按月维护的,墓碑灰尘每天擦,管理费20年一交,提前交还能打九折——上次工作人员给我算过,3万8的墓位里,包含碑刻、首次安葬费和20年管理费,后续每年只交300块维护费,比我想象中实在。

炎黄陵园墓地多钱-1

选墓时最忌只看价格。我邻居阿姨去年贪便宜买了郊区“野墓”,今年想迁过来,结果原陵园没资质,连迁移证明都开不出来。炎黄的工作人员提醒,问价格要问“包干价”:有没有隐藏安葬费?碑字刻是不是免费?管理费年限?我们选的墓位,3万8包干,没额外费用,这让妈妈松了口气。

那天离开时,夕阳把湖水染成琥珀色,爸爸蹲在墓位前擦碑面:“你奶奶爱干净,这儿树多,风里没灰。”妈妈放了束白菊:“价格是其次,她住着舒服,我们才踏实。”炎黄陵园墓地多钱”的答案,从来不是固定数字——它藏在松涛里,藏在湖光里,藏在每一次擦碑的指尖上,最终变成生者心里稳稳落下的石头。

炎黄陵园墓地多钱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