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风裹着煎饼的香气钻进衣领,我站在东直门公交枢纽的5号站台后面,看着路灯杆上挂着的红色"九公山长城纪念林"牌子——这是每周三往山上去的固定上车点。玻璃亭子里已经聚了些人:穿藏青外套的阿姨抱着束沾着露水的白菊,拄拐杖的老爷爷攥着张泛黄照片,照片里的奶奶穿蓝布衫笑出月牙眼;扎马尾的姑娘蹲在地上给婴儿车盖毯子,车里的宝宝攥着朵小苍兰,粉拳头晃得像风中的花苞。
市区去九公山的上车点不算多,却都沾着生活的烟火气。东直门的点在枢纽5号站台后,挨着卖煎饼的小推车,地铁2号线C口出来走3分钟就能看见;西直门的点得从地铁4号线C口出来往南走100米,藏在卖卤煮的小店旁,电线杆上挂着蓝色提示牌——第一次找的时候我绕了三圈,还是卤煮大叔喊我才看见。石景山的上车点在苹果园地铁D口外,旁边是菜市场,早上去能闻到青菜的清香味,常有阿姨一边等车一边挑两根脆黄瓜,说要带给山上的老伴儿。
说到班次,其实除了固定的周三、六、日早7:30发车,节日前还会加开"思念专线"。去年清明前两周,每天早7点就有车,司机师傅提前20分钟到,举着牌子在站台边喊:"去九公山的签到啦,给您留座。"车上还备着免费矿泉水,是纪念林特意准备的,我见过有白发奶奶握着瓶子说:"这水甜,跟我家老头以前种的桃子一个味儿。"另外要记着提前10分钟到——得签到登记,司机师傅还会提醒:"别带易燃物啊,山上风大。"
要是真没赶上固定班次,也不用慌。上次我睡过了头,跑到东直门时车刚开走,卖煎饼的阿姨指了指旁边小超市:"找老板要客服电话,能联系加班车。"果然,客服姑娘说半小时后有辆送物资的车下山,能绕过来接我。还有冬天的时候,西直门的卤煮大叔会把等车的人让进他的小棚子:"进来烤烤火,车来了我喊你。"夏天在石景山等车,菜市场门口的大树荫下总摆着几个塑料凳,是卖菜阿姨特意留的,说"姑娘坐这儿,别晒着"。
车开的时候,司机师傅会按下播放键,古筝曲《茉莉花》飘出来,混着窗外的鸟叫。我望着掠过的树影,想起刚才抱照片的老爷爷——他摸着照片说:"老太婆,咱要去看你了。"前排的姑娘把婴儿车遮阳棚往上拉了拉,宝宝的小拳头还攥着那朵苍兰。车往山上走,阳光穿过云层洒在路边的野菊上,像是所有的思念都顺着山路,往九公山的方向飘去。终点站到的时候,司机师傅会说:"慢点儿下,山上台阶滑。"风里传来松枝的清苦,带着所有人的牵挂,往林子里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