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有人问我,选墓地到底该看什么?是越贵的越好吗?其实我在惠灵山陵园见过太多这样的场景:有位叔叔摸着一棵老银杏的树干说“我爸生前就爱蹲在银杏树下下棋”,然后选了树旁的墓;有对小夫妻选了花葬区,说爱人走的时候才30岁,想让她“住在花里”。惠灵山的价格,从来不是冷冰冰的数字,而是每一份“想和你再近一点”的心意。
惠灵山在无锡锡山区,离市区不算远,但一进园区就像换了个世界——成片的香樟林遮着阳光,风里飘着桂香,墓区小路旁种着四季的花,春天有梅,夏天有荷,秋天有菊,冬天有蜡梅。很多用户说,来这儿不是“扫墓”,更像“来看看住在花园里的人”。这样的环境不是天生的,园区每年要花不少钱在绿化维护上,比如香樟树的修剪、花期的养护,这些成本自然会体现在价格里,但用户说“值得,因为看着舒服”。
其实惠灵山的价格,主要跟着三个“变量”走。第一个是墓型——传统的立碑墓最常见,面积大概1-2平米,材质有花岗岩、大理石,价格从3万到8万不等;要是想要定制的艺术墓,比如刻上爱人的手作、两人的合影,价格就会到10万以上。第二个是位置——靠近主路、景观区的墓,比如梅园区、银杏区,价格会比角落的贵1-2万,因为祭祀方便,而且视野好,有位阿姨选了梅区的墓,说“我家老头生前爱折梅插瓶,现在他住在梅树底下,应该高兴”。第三个是服务——惠灵山有终身管理费,每年大概几百块,但包含了墓区清洁、绿植维护,还有免费的祭祀指导,比如教你怎么摆花、怎么清理碑面,这些隐性的服务,其实都是价格里的“安全感”。
很多人来问,“我预算5万,能在惠灵山选到好墓吗?”当然能。比如生态墓里的树葬,把骨灰埋在树下,立个小牌子,价格才1-3万,适合喜欢简单的家庭;要是预算够,选个靠近景观的传统墓,也不用追求“最贵的”,比如有位先生选了靠近荷花池的墓,说“我妈生前爱跳广场舞,荷花池旁有人散步,她应该不孤单”。其实选墓的关键,不是“花多少钱”,而是“花的钱能不能让你安心”——就算预算有限,选个符合已故人心意的位置,比买个贵得吓人的墓更重要。
惠灵山的价格表上,没有“标准答案”,只有“你的答案”。就像有位阿姨说的,“我选了个不贵的生态墓,但每天路过花店,都会买支月季插在墓前——他生前爱花,我每天给他带一支,比买贵墓更让我安心”。说到底,墓地不是商品,是“想念的家”,惠灵山的价格,不过是帮你把“想念”变成“看得见的样子”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