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清明前后,北京的风里总飘着些湿冷的思念——要去西静园公墓看故人的人,攥着纸钱的手还得翻着手机查路线,地铁倒公交的麻烦劲儿,往往把刚攒起来的温柔心情磨去一半。其实好多人都不知道,西静园早开了直达班车,顺着这条“思念专线”走,比自己摸路省心十倍。
班车的起点选得特贴心,就在德胜门公交枢纽——就是那个挨着积水潭地铁2号线、门口总停着一堆旅游大巴的老地方。早8点整准时发车,工作日就这一班,周末会加开9点的班次。别嫌早,我算过时间,从德胜门到西静园正好40分钟,刚好赶上园里刚开门的清净:松柏上的露水还没干,碑前的石凳还留着晨雾的凉,刚好适合跟故人说说话。返程的时间得记牢:下午2点和3点各一班,就在园门口的班车点等——不是那个卖花的摊子旁边,是左边的老槐树底下,有个蓝色的牌子写着“班车停靠点”。记着提前10分钟到,上次我晚了2分钟,看着班车开走,只好坐公交回去,路上堵了一个小时,把我妈急得直念叨“早知道就不跟卖花的阿姨砍价了”。
坐班车的小技巧得跟你们唠唠:不用提前预约,但一定要早到——尤其是清明假期,8点的班次往往7点50就坐满了,不是大家没素质,是想给家里的老人占个靠窗的位置,毕竟路上要走四十分钟,老人腰不好,靠窗能靠会儿。还有收费,别听别人说“免费”,单程5块钱,扫码支付,司机师傅会举着收款码绕一圈,放心,不会坑你。对了,车上有暖气,冬天坐不会冷;夏天有空调,就是别把窗户开太大,风灌进来会吹乱头发——毕竟要去见故人,总得收拾得整齐点。
上次跟我妈坐班车去,一路上的氛围特温馨:旁边的阿姨跟我妈聊“我家老头就爱喝二锅头,上次我带了瓶小的,倒在杯子里,风一吹就散了”,前排的小伙子跟司机师傅打听“园里的杏树结果子了吗?我爸以前总带我摘”,司机师傅笑着说“今年结得少,不过你要是找得着,摘两个尝尝,甜得很”。路上路过颐和园后山的时候,司机师傅还会提醒“看,那片桃花开了”——透过窗户看过去,粉粉的一片,像给思念裹了层糖衣。我妈掏出手机拍了张照,说“给你爸看看,他以前总说要去看桃花,没来得及”,声音轻轻的,却比任何时候都温柔。
其实祭扫从来不是什么“任务”,是跟故人的一次“赴约”。你不用记着地铁13号线换乘432路,不用怕坐过站找不到出口,只要顺着班车的路线走,就能走到那片松柏深处。西静园的班车不是冷冰冰的交通工具,是串起思念的线:一头连着热闹的德胜门,一头连着安静的墓园;一头是活着的人的牵挂,一头是故去的人的等待。下次要去的时候,别再查手机地图了,去德胜门坐班车吧——司机师傅会等你,故人也会等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