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天的凤凰山陵园里,白玉兰刚落了半树,我蹲在墓碑前摆菊花,旁边石凳上的几位阿姨凑成小圈子,手里的缴费单被风掀起一角。“我家老周的墓位维护费,去年还是三千八,今年就涨到四千二了,说是加了绿化和监控。”穿藏青外套的阿姨用袖口抹了下眼角,“连旁边的树葬区,去年问才两万二,现在都要两万五了。
这两年,凤凰山陵园的价格变化早成了来扫墓的人常聊的话题。上周帮亲戚打听墓位,我特意找陵园业务员要了份2024年的价目表——传统土葬墓位起步价到了五万八,比2022年涨了一万五还多;山脚下景观湖旁的“福园”区,位置好点的得八万往上。倒是生态葬区涨幅温和:树葬保持两万三起步,花坛葬涨了一千在一万八到两万二之间;今年新推的草坪葬更实惠,卧碑嵌在草皮里才一万六,不少年轻人来问“这样环保还不占地方”。
为啥价格往上走?业务员指着翻修的柏油路说:“去年刚铺的路,两边加了太阳能路灯;山上监控从几个点变全覆盖,维护费每月就得两万多。”更关键的是土地——凤凰山陵园可用地越来越少,去年新批地块只有五亩,比十年前少三分之二,“跟城里房子一样,越稀缺越贵”。还有服务升级,今年推出的代祭服务能帮着摆水果、读祭文发实时视频,年费八百虽不贵,也算进了“隐性成本”。
选墓位像过日子得量体裁衣。邻居张叔选树葬花了两万四,领了三千生态葬补贴,算下来才两万出头,他说“守着松树比挤水泥碑舒服”。同事小陈为给爷爷选“方便祭扫的位置”,咬着牙买了福园景观墓,八万二里“靠近主路”就贵了一万五。业务员提醒得问清后续费用:维护费是年交还是一次交十年?墓碑刻字要不要加钱?去年有户人家没问,刻二十字额外花八百闹得不痛快。
临走时我又路过阿姨们,穿藏青外套的已经收起缴费单,摸着石凳青苔说:“涨点就涨点吧,只要树绿路平,老周在这儿舒服。”风里飘着松针香,我看树葬区的松树,每棵都挂着小金属牌,有的写“父亲大人”,有的写“爱妻”,有的就写“小明”像小时候的绰号。
凤凰山陵园价格在变,来这儿的人没变:有人捧刚熬的小米粥说“爸,您最爱的热乎粥”;有人扛折叠椅要陪妈妈坐一下午;有人蹲在地上用湿巾擦墓碑灰尘,擦着擦着红了眼。说到底,墓位价格是数字,藏在背后的是每个家庭的牵挂——是“没忘记你”的执念,是“想和你说说话”的心愿。不管两万树葬还是八万景观墓,能安放这份牵挂的就是最好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