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秋的万安公墓像被揉进了一层暖黄滤镜,银杏叶铺在主干道上,踩上去沙沙响。沿着路走不远,能看到一座灰砖亭子,几位老人正围坐着,手里捧着刚买的白菊——这是万安最常见的画面,没有刻意的肃穆,倒像个熟悉的老院子。作为北京最早的公墓之一,万安1930年就建在西山脚下,近百年的时光里,它藏着太多老北京的故事:有民国学者的墓,碑上刻着秀气的小楷;有老工人的墓,旁边摆着个褪色的搪瓷缸;还有年轻妈妈的墓,墓碑上贴着孩子画的蜡

沿着青石板路往园区深处走,草香越来越浓,这里是万安的“生态园区”。小张蹲在草坪墓前擦墓碑,他选的墓位花了8万,卧碑是汉白玉的,刻着“爸爸的小花园”,旁边种着几株雏菊,“我爸生前喜欢养花,现在把他埋在草里,就像守着他的花田”。生态墓里还有树葬和花葬,树葬的墓位对应一棵侧柏,价格12万左右,“每年春天树发芽,我就来浇点水,好像能摸到他的温度”;花葬更浪漫,墓位埋在波斯菊花田下,夏天花开的时候,整片田都是粉的,价格10万就能拿下。

万安公墓墓地价格表大全-1

如果偏爱传统立碑,“松竹园”和“牡丹园”是热门选择。这些园区在向阳坡上,阳光能晒满整个下午,墓碑立得端端正正,雕刻着牡丹、松竹的纹样。李阿姨的妈妈葬在牡丹园第一排,墓位花了22万,“我妈生前爱热闹,选第一排能看到来往的人,就像她还在院子里跟邻居聊天”。艺术墓则是“定制款”,创意园区里有各种奇思妙想:书形墓碑(逝者是作家)、京剧脸谱碑(逝者是演员)、小火车模型墓(逝者是火车司机),价格30万以上,“我爸开了一辈子火车,这个铜制火车能转轮子,就像他还在开火车”。

很多人选万安,不是因为价格,而是这里的“烟火气”。便利店的大姐认识所有老客户,“张姨每次来要白菊,李叔喜欢带瓶二锅头”;保洁阿姨每天擦墓碑,连缝隙里的灰都不放过;清明有免费摆渡车,志愿者帮着扶老人。每年“清明诗会”更暖,家属们围坐读诗,有人哭有人笑,“就像跟亲人开了场小聚会”。

万安公墓墓地价格表大全-2

选墓其实是选“家”。先想亲人的喜好:爱安静选生态墓,爱热闹选传统墓,有爱好选艺术墓。预算要算全——墓位费、管理费、刻字费,别超支但也别委屈。多去园区逛逛,看看清晨的露,傍晚的风,亭子里的老人们,你会找到最适合的位置。毕竟,这是最后一次,给亲人布置一个“温暖的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