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在九公山长城纪念林的山岗上,能看见远处的长城像条灰丝带绕着山脊蜿蜒,山脚下是十三陵的翠柏,风里飘着松脂的香气,连空气都染着点历史的温厚。2018年我跟着做殡葬的朋友来这儿,刚好碰着几户人家选墓,听他们唠嗑,慢慢摸透了那年的价格底细。

九公山的墓型分得细,最有人气的是树葬。2018年树葬大多在一万到两万之间,选棵小松树或侧柏,墓碑是打磨光滑的青石板,刻着名字和简单家训——有位阿姨摸着身边的侧柏说,老伴儿生前爱爬长城,选这儿相当于每天陪着长城。风一吹树叶沙沙响,倒像亲人在轻声说话。壁葬更实在些,八千到一万五不等,在山腰纪念堂的墙壁里嵌着小格子,外面是雕花木门,清明时工作人员会帮忙摆鲜花。传统立碑墓贵点,两万五到五万,石材用汉白玉或芝麻灰,能刻详细生平甚至瓷像——一对年轻人选了靠长城的立碑,男孩说爷爷是老军人,总说长城是中国的脊梁,选这儿爷爷肯定喜欢。

九公山长城纪念林价格2018-1

其实2018年这价格,在北京公墓市场不算离谱,关键是值。九公山是正规经营性公墓,有红本本的资质,不用担心后期出问题。配套也全:山脚下的停车场能停几十辆车,清明不用抢位置;纪念堂有空调座椅,夏天能避避暑;还有讲解员会说这儿的历史——明代屯兵处的老砖,长城垛口的弹痕,都藏着故事。服务也贴心,定期有人修剪树木、擦墓碑,没时间祭扫的话,工作人员能代献花,收点工本费大家也愿意。

那年冬天我再去,雪盖在长城上像披了白纱。有位老先生蹲在树葬区摸松树树干:“这是去年给老伴儿选的,她生前爱养多肉,说植物有灵气,现在跟着松树长,说不定能爬到长城上看看。”工作人员说,2018年选树葬的年轻人多了,有的会在树旁种自己养的小多肉,说是“让亲人跟着自己的生活走”。还有位阿姨选壁葬,因为儿子在外地,壁葬在纪念堂里不用怕风吹雨淋,儿子回来直接去看妈妈就行。

九公山长城纪念林价格2018-2

选墓从来不是选块石头,是选个安放思念的地方。2018年的九公山,价格里藏着长城的风、松柏的香,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心意。站在山岗往下看,每棵树下、每面墙里,都是关于“回家”的故事——那些数字,不过是帮故事找了个踏实的落脚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