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清明前后,京城的风里总裹着点湿凉的想念——不少人会往西北方向走,沿着京藏高速,去八达岭人民公墓看看那些藏在岁月里的人。最近总有朋友问我:“现在去八达岭公墓还需要预约吗?”毕竟前两年疫情的预约习惯,让大家多少有点“条件反射”,生怕没约就扑个空。

答案是肯定的,但不用犯愁——现在的预约早成了“常规操作”,不是拦着人不让进,是怕高峰时人挤人,把思念的味道冲散了。八达岭人民公墓的预约系统已经常态化运行好几年,目的就是控制人流密度,让每一份牵挂都能在安静的环境里落地。我上周刚陪妈妈去祭扫外公,提前一天在公众号约的,步骤简单得很,没花五分钟。

去八达岭人民公墓需要预约吗吗-1

预约渠道就藏在微信里——搜“北京市八达岭人民公墓”公众号,点进底部“祭扫服务”菜单,选“祭扫预约”就行。页面要填的信息不复杂:姓名、身份证号(一人一证)、想祭扫的日期,再选个时间段(一般分上午9-11点、下午1-3点,高峰时会加开11-13点的中场)。每个预约最多能填3个人,要是同行的人多,记得分开约但尽量凑一个时间段,免得进园后找不着彼此。填完提交,手机会收到预约码,不用打印,现场出示就行。要是家里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,要么让子女代约,要么打公墓咨询电话010-69121331,工作人员会帮忙登记——我妈去年帮外婆约的时候,就是打这个电话,人家耐心得很,连外婆的身份证号都帮着核对了三遍。

有两个小细节得提醒:一是预约要提前1-3天,尤其是清明、冬至前后两周的高峰,最好提前3天约,不然很可能没名额;二是临时有事去不了,一定要提前取消——在公众号“我的预约”里点一下就行,别占着名额让别人等着。现场入口会查预约码和身份证,核对一致才让进,虽说流程快,但要是没约,真的会被拦下来,白跑一趟挺可惜的。

除了预约,还有些小技巧能让祭扫更顺。比如交通,公墓附近停车挺紧张的,建议坐877路公交(从德胜门直达,“八达岭人民公墓”站下车就是),或者打车;要是自驾,公墓门口有临时停车场,但高峰时得排20分钟队,记得早去半小时。再比如物品,公墓早不让烧纸钱、点香烛了,建议带些鲜花(菊花、百合最稳妥,别买太艳的),或者逝者生前喜欢的小物件——外公生前爱喝茉莉花茶,我上周带了一盒他常喝的“张一元”,放在碑前,妈妈摸着茶盒说:“你外公要是闻着味儿,肯定得说‘这丫头没忘我的茶’。”比烧纸钱更让人心安。还有,祭扫时尽量保持安静,别大声说话,别碰别人的碑——那儿的每块石头后面,都是别人的爸爸、妈妈、爱人,尊重别人的思念,也是尊重自己的。

去八达岭人民公墓需要预约吗吗-2

其实说到底,预约不是麻烦,是给思念铺条顺道儿。我们去看的不是一块刻着字的碑,是曾经陪我们吃早饭、教我们骑单车、跟我们拌嘴的人。让流程顺一点,才能把更多心思放在回忆里:想起外公蹲在阳台浇花的背影,想起他给我买的冰糖葫芦,想起他说“丫头,要好好吃饭”——这些碎碎的回忆,才是祭扫最该有的模样。

下次去之前,记得先打开公众号约一下,然后带着花,带着心,慢慢走进去。风里会有八达岭的山味,会有鲜花的香,会有你想念的那个人的温度——这样,就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