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前的周末,朋友小夏抱着一捧白菊敲我家门,鼻尖冻得通红:“我奶奶临终前说要去静安墓园,可我查了好几个APP,地址都不一样。”我看着他怀里的花,想起去年陪妈妈去祭扫的清晨——天刚蒙蒙亮,地铁7号线的车厢里没几个人,我们坐在靠窗的位置,看着外面的高楼变成绿树,到顾村公园站下车时,风里飘着桂香,打车10分钟就到了沪太路4788号。
没错,静安墓园的具体地址就是宝山区顾村镇沪太路4788号。要是坐公交更方便,963路或者528路到沪太路顾太路站,下来往回走50米,就能看见路口那棵老香樟树。树龄怕有几十年了,树干粗得要两个人合抱,树洞里塞着各种小纸条:有小朋友用蜡笔写的“爷爷,我考了双百”,有年轻人贴的便签“妈妈,我恋爱了”,还有人塞了颗水果糖,糖纸已经皱巴巴的,像被风吹了很久。
从香樟树旁边的小路拐进去,就是静安墓园的大门。没有夸张的牌坊,就是两扇刷着浅灰色油漆的铁门,门柱上挂着块青石板,刻着“静安”两个字,笔锋软乎乎的,像有人用毛笔蘸着露水写的。门岗亭里的阿姨穿着藏青色制服,看见我们就笑着递过来一杯大麦茶:“天凉,喝口热的再进去。”茶杯壁上凝着小水珠,握在手里暖得能焐热指尖。
进去后是一条银杏大道,树影筛着阳光落下来,地上铺着层浅黄的叶子,踩上去沙沙响。妈妈说外婆的墓在玉兰区,我们沿着大道走了5分钟,就看见东边的玉兰树——树底下的墓前种着株白玉兰,花苞鼓鼓的,像要裂开似的。旁边的工作人员走过来,声音轻轻的:“阿姨生前说喜欢玉兰花,我们开春刚种的,过两天就能开了。”她手里拿着个小喷壶,对着花骨朵喷了点水,水珠在阳光下闪着光。
其实找静安墓园的地址,从来不是找一串数字。那些路线背后,是香樟树洞里的秘密、岗亭阿姨的大麦茶、银杏叶铺成的小路,还有工作人员手里的喷壶。上次有个老爷爷来,说找不到老伴的墓,工作人员陪着走了20分钟,一路上说“奶奶生前爱打太极,我们在她墓前留了块空地方,您要是想她了,就来打两招”;还有个小姑娘,捧着刚买的奶茶,蹲在墓前说“姐姐,这是你最爱的芋圆奶茶,我帮你喝了一口,还是热的”,风把她的头发吹起来,盖住了眼睛,可她的声音里没有哭腔,像在和老朋友聊天。
昨天路过沪太路,我特意绕到墓园门口,那棵老香樟树还在,树洞里又多了几张纸条,其中一张写着“爸爸,我找到工作了,明天带同事来看你”。风一吹,纸条飘了飘,又落回树洞里。其实地址从来都不是终点,是起点——从沪太路4788号进去,你能找到想念的人,能听见风里的话,能看见花慢慢开。如果你第一次来,不用急,导航会带你到那里,门口的香樟树会等你,里面的每一片叶子、每一朵花,都在说“来了呀,里面请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