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西北郊的百望山脚下,藏着一处被松柏裹着的陵园——金山陵园。从地铁16号线西北旺站出来,沿着永丰南路往山里走个十来分钟,朱红色门楣就撞进眼里,门内的风裹着松针香,连台阶缝里都长着三叶草。常有人问,挨着风景区的陵园是不是贵得吓人?其实金山的价格没那么“玄”,不过是把“需求”拆成了墓型、位置、服务几个小块,慢慢理就能摸清楚。
先说墓型。金山的墓型像“菜单”,丰俭由人。传统立碑最常见,汉白玉或花岗岩的碑身刻着松鹤、梅兰,稳稳地立在草地上,价格12万到25万;卧碑更简洁,碑面平嵌在地面,周围围一圈麦冬草,比立碑省了“立起来”的成本,8万到18万就能拿下;近几年火起来的生态墓是“性价比天花板”,树葬把墓碑做成小牌子挂在树干上,花葬埋在月季池里,3万到8万就能搞定。我见过位穿藏青外套的阿姨,摸着松树干上的小牌子说:“以后来给树浇水,就像看她一样。”这样的墓型不贵,倒把思念熬成了软乎乎的模样。
再说位置。陵园里的“位置差”像小区的楼层,讲究但不绝对。靠近主干道的墓位,不用绕着松柏走弯弯,价格比深处贵10%-15%;坐北朝南的墓位,上午的阳光能铺在碑身,风从南边吹过来不凉,比朝东朝西的贵一点;挨着小池塘或亭子的“景观位”,价格再浮10%。去年陪朋友选墓,他本来盯着池塘边的立碑(22万),工作人员指着后面几排:“那排坐北朝南的卧碑,15万,走两步就到,阳光一样好。”最后他选了那个,说“每年来多走几十米,换个踏实”。位置这事儿,不用追“最”,合心意比什么都强。
还有附加服务。金山的价格里藏着“可选项”:刻字默认宋体不收费,要行书得加2000;绿化维护每年1000-2000,帮着剪剪墓边的冬青、扫扫落叶;安葬仪式要放哀乐、献花,加3000-5000。这些都是“按需加”,不会强推。我见过位大爷,预算8万,选了树葬(6万),没加任何服务,说“钱花在刀刃上,她也不想我乱花”。工作人员没说什么,反而帮他把树牌擦得锃亮。
最后算笔性价比账。北京周边陵园里,温泉墓园立碑15万起,金山12万就能拿;福田公墓生态墓要5万起,金山3万就有。关键是金山的服务“暖”:不会催你买贵的,会帮你算预算——预算10万推卧碑,预算5万推树葬。有次听阿姨们聊天,说“金山的人不会瞎忽悠,像邻居一样”。
其实选墓就是选“最后的牵挂”。金山的价格没什么“套路”,不过是墓型、位置、服务的组合。3万的树葬也好,25万的立碑也罢,都是一份“想好好安置你”的心意。就像陵园里的松柏,有的高有的矮,有的在路边有的在深处,但都守着每一缕风,每一场雨,守着来祭扫的人,说一句“我在这儿呢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