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风裹着银杏叶的碎金,落在天慈墓园的青石板上。朋友小夏抱着一束白菊站在我楼下,鼻尖冻得红红的:“我想趁周末去看奶奶,可上次清明排队排了半小时,这次是不是得预约啊?
其实天慈的预约流程早就在公众号上写得明明白白,可真要操作起来,总有人像小夏这样犯迷糊。最方便的渠道还是微信——打开微信搜“天慈墓园”公众号,点底部菜单栏的“服务中心”,第一个选项就是“入园预约”。点进去要填的信息不算多:姓名、身份证号、手机号是基础,得填对,不然预约码可能刷不出来;入园时间要选准,比如选周六上午9点到11点,就别晚到,园区会控制时段内的人数;人数要如实填,包括小孩,虽然小孩不用身份证,但得登记;最关键的是“亲属墓位信息”,墓区号、排号、位号得提前记好,要是忘了,可查之前的安葬证,或者打园区电话问(021-xxxxxxx),不然预约时填错,到了园里找起来麻烦。
预约好之后,有几个小细节得留意。比如高峰时段(像清明前两周、冬至前后)最好提前3天约,平时周末提前1天就行,要是周一到周五来,当天早上约也能成,但保险起见还是提前一天。要是临时来不了,得提前24小时在公众号里取消——点“我的预约”选“取消”就行,不然爽约两次,下次可能得等一个月才能再约。还有,预约码要保存好,是动态的,别提前截图,到门口再打开扫,不然可能失效。
到了园区门口,流程其实很顺。先开车进停车场,入口有引导牌,新能源车位在左手边,普通车位在右手边,都有监控,不用怕找不到车。然后走到入口处,出示预约码、健康码(现在不用核酸,但体温得测,超过37.3℃不让进),门卫师傅会核对信息,没问题就放进去。要是带了老人小孩,或者拿了很多东西,入口左手边有免费摆渡车,坐上去直接到墓区,不用自己走——去年我陪邻居张叔去,他腿不好,摆渡车师傅还帮他拎了花篮,特别贴心。
进了园里,还有几点要记着:园区不让烧纸、放鞭炮,要是想寄哀思,可以带鲜花,或者用园区提供的“代祭服务”——要是自己实在来不了,打服务电话,工作人员会帮你摆鲜花、读卡片,还能拍小视频发给你。园区里的休息区在主干道中间,有长椅、饮水机,卫生间在休息区旁边,很干净。要是找不到墓位,找穿制服的工作人员,他们都有园区地图,会带你过去。
小夏后来告诉我,她预约好周六早上9点到门口,只用了5分钟就进园了。她蹲在奶奶墓前,把白菊摆好,摸了摸墓碑上的照片:“奶奶,我带了你最爱的桂花糕,刚买的,还热着呢。”风把她的头发吹起来,落在墓碑上,像奶奶从前帮她梳头发的样子。
说到底,预约不是麻烦,是给每一份思念留够时间——不用急着排队,不用慌着找码,把更多工夫留给和亲人说说话,留给风里的桂香,留给落在手心里的银杏叶。天慈的树一年年长大,墓道的草一年年绿了又黄,而那些没说够的话、没诉完的情,都在每一次从容的预约里,慢慢沉淀成最温暖的牵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