沿着京郊昌赤路往北,过了十三陵水库不远,就能看见长安园骨灰林的青瓦白墙——作为北京最早一批生态化公墓,这里的松柏已经长得有两层楼高,风过时枝叶沙沙,倒像在和每一位来寻亲的人轻声打招呼。最近常有家属问起长安园的最新价格,其实这里的定价从不是“拍脑袋”,而是把墓位的环境、材质、服务都揉进了数字里,每一笔费用都能让家属看见“实在”。
最受欢迎的“松涛区”树葬,是很多家属的首选。这片区域在园区西北角,高大的油松遮天蔽日,脚下是厚厚的松针层,踩上去软得像地毯。树葬的墓位就设在每棵松树的树根旁,石碑是天然青石板凿的,只有A4纸大小,刻字用的是金漆,阳光下泛着暖光。价格在3.8万到5.2万之间——靠路边的位置方便轮椅通行,价格5.2万;深处的位置更安静,能听见松风穿过枝叶的声音,3.8万就能拿下。很多家属选这里,就是因为“像把亲人放在公园里”,去年有位阿姨说:“我老伴生前每天都去小区公园打太极,现在住在松树下,他肯定觉得自在。”
“花语区”的花坛葬更有烟火气。这片区域在园区中心,种着月季、鸢尾和菊花,春天开粉花,秋天开黄花,连风里都飘着甜丝丝的香气。花坛葬的墓位是嵌入式的,每穴占地面不到0.1平方米,石碑是陶瓷做的,印着淡蓝色的牵牛花图案。价格从2.5万到3.2万不等——东边的位置能晒到上午的太阳,月季开得更艳,价格3.2万;西边的位置稍微阴凉,适合怕晒的家属,2.5万就能选到。工作人员说,常有家属蹲在花丛边拍照,说“要给天堂的亲人看看,他们的家有多美”。
“福宁阁”的壁葬则是“省心之选”。这栋两层仿古建筑红门绿瓦,门口挂着铜铃,风一吹就发出清脆的响。壁葬的墓位在阁内墙面,每格30厘米宽、40厘米高,石碑是仿汉白玉的,刻字烫金,不会褪色。价格1.8万到3万之间——一楼的位置不用爬楼梯,适合年纪大的家属,3万;二楼的位置更安静,能听见远处的松涛声,1.8万就能拿下。很多年轻家属喜欢壁葬,说“不用每年除草,也不怕下雨淋着,更安心”。
其实家属最在意的,从来不是“数字高低”,而是“钱花得明白”。长安园的价格都是“全包价”:每笔订单都包含20年墓位管理费、石碑刻字(最多10个字)、专业安葬服务,还有每年一次的免费祭扫(工作人员会帮着擦石碑、献一束月季)。如果是烈士家属、伤残军人或者独生子女家庭,还能申请10%的优惠——带好身份证、相关证件到服务中心,10分钟就能办好。上周有位叔叔来办优惠,他儿子是消防员,牺牲时28岁,他摸着优惠单说:“这不是钱的事,是政府记得我儿子的贡献,我心里暖。”
选墓位的过程,其实是“找归处”的过程。就像上周来的张阿姨,本来想选5万的树葬,走到“花语区”突然停住,蹲在月季花丛边摸了摸花瓣:“我老伴生前最喜欢月季,每天早上都要去阳台浇花,说‘这花像咱们的日子,热热闹闹的’。”她选了2.8万的花坛葬,位置在花丛中间,能晒到上午的太阳。工作人员帮她填单时,她轻声说:“老伴,以后咱们就住这儿了,我每天都来给你浇花。”
长安园的风里,总是混着松针的苦香和月季的甜香。每一个价格数字背后,都是一份“让亲人舒服”的心意——树葬的松涛、花坛葬的鲜花、壁葬的安静,还有工作人员的那句“有问题找我”。如果你想了解更细的价格,不妨去园区走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