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八达岭人民公墓,晨雾裹着松脂味漫过松枝,远处长城的轮廓像淡墨画里的线,连鸟叫都比别处轻些。守园的张叔坐在门房里喝茶,看见我们来,笑着点头:“今儿天好,玉兰花要开了,去那边转转。

我陪朋友来选墓——他父亲临终前说“想找个能看见山的地方”,所以我们奔了八达岭。负责接待的李姐是老员工,带我们沿着主干道走,路边连翘开着小黄花,她指着两边墓位说:“先看样式,不同墓型价格差挺多。”最显眼的是左边传统立碑区,李姐摸了摸一块花岗岩碑:“这是最普通的,刻简单‘福’字,基座放两盆花,在北角,3万2;想选离主干道近、旁边有海棠树的,得加一万到4万5;要是看中中轴线旁那排汉白玉碑——碑顶雕小狮子,碑身刻云纹,得6万8,只剩三个,好多人冲‘正对着长城’来的。”朋友蹲下来摸汉白玉碑,凉丝丝的,说:“这碑结实,就是有点贵。”李姐笑:“汉白玉不容易风化,十年刻字都新。”

八达岭人民公墓各墓地价格-1

往里面走是生态葬区,李姐掀开布帘,柏树林里每棵树下有小铜牌,刻着名字,旁边种二月兰,她介绍:“这是树葬,1万2,春天开一片紫;花葬更便宜,8000块,葬在月季花丛里;壁葬在东边墙面,格子放骨灰盒,才5000块——预算紧选这个合适。”朋友盯着树葬区的柏树,风一吹枝叶沙沙响:“我爸以前爱种柏,说‘千年松万年柏’,这个符合他脾气。”

八达岭人民公墓各墓地价格-2

李姐聊起价格门道:“主要看三样——位置,向阳比背阴贵3000,靠前比靠后贵;材质,汉白玉比花岗岩贵一倍;面积现在要求节地,大的少,要申请得加钱。”她补充:“别光看价格,得问管理费——这儿按墓价5%收,3万墓每年1500,交20年;还有交通,每周六日德胜门有班车,自驾走京藏高速1小时,老人不方便能预约接送。”

朋友最后选了树葬,在碗口粗的柏树下,李姐量位置:“这棵树明年结松塔,来摘个留念想。”朋友摸树干轻声说:“爸,这儿能看见山,有松风,你肯定喜欢。”

离开时夕阳染红长城,李姐站门口挥手:“有事打电话,咱们这儿当半个家。”朋友攥着管理费单子说:“价格没我想的贵,人挺实在。”我看着远处墓区,松枝漏下的阳光,忽然觉得选墓不是选“贵的”,是选“对的”——八达岭人民公墓的价格分层清楚,每一分钱都落在“看得见的地方”,就像李姐说的:“咱们卖的不是墓位,是安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