沿着京密路往东北晃,过了孙河桥那片杨树林,长青园骨灰林的入口就冒出来了——两排侧柏站得直挺挺的,像小时候校门口的保安,把马路上的喇叭声都挡在外面。风一吹,柏叶沙沙响,倒像谁在轻声说“来了?”,连脚下的石板路都跟着软下来,像走进了自家的后花园。

家属凑在接待桌前问得最多的,是“树葬得花多少钱”。接待的小姑娘不着急翻价目表,先递一杯温白开:“您先想想,想给亲人找个啥样的地儿?爱热闹的话,福荫区的侧柏长得密,清明时有邻居来扫墓,倒不孤单;爱安静的,静溪区的银杏林旁边有小水渠,夏天能听见流水,像在公园里散步。”侧柏葬的价格八千起步,银杏林得一万五,差的不是树的贵贱,是那股子“合心意”——有位穿蓝布衫的阿姨拍着银杏树干笑:“我家老头生前爱捡银杏果,说能做枕头治失眠,现在倒好,他躺在这里,天天守着满树的果,比我还舒坦。”还有“家庭合葬”的玉兰树,两万五的价格里藏着“一家整整齐齐”的心意,玉兰花开的时候,满树的白花都像举着小灯,照得树下的石碑亮堂堂的。刻字的费用也有讲究,激光雕刻比传统刻字贵两百,但不会掉漆,接待的小姑娘举着样本说:“您看,这字刻了三年,还跟新的一样,比您家大门的漆还牢。”

长青园的“价格”,从来不是冷冰冰的数字,是绑着“心意”和“用心”的。园丁师傅每天早上七点就扛着水管来,侧柏耐旱,就捏着水管尖儿少浇点;银杏爱喝水,就把水管往树根底下怼,浇得透透的。去年夏天暴雨,静溪区的水渠堵了,师傅们半夜打着灯挖泥,裤腿上全是泥点子:“这树底下可是人家的牵挂,泡坏了咋整?”清明的时候更暖,园区免费给每棵树发一支白菊,园丁蹲在树底下摆花瓣,摆得整整齐齐,像给每棵树戴了朵花。有次我碰见张阿姨,她蹲在银杏树下捡叶子,装在玻璃罐里:“这叶子黄得透亮,我带回去夹在笔记本里,想老头的时候就翻出来看看,比照片还鲜活。”还有位小伙子,每周末都来给侧柏浇水,他说:“我爸生前是卡车司机,总说侧柏像他的腰板,现在我来浇树,就像跟他一起守着这片林,比在家里想他踏实。”

长青园骨灰林园区价格表-1

想打听价格其实不用慌,接待中心的门永远敞着。穿浅蓝衬衫的小姑娘会领着你逛遍整个园区,从福荫区的侧柏走到静溪区的银杏,指着树干说:“这棵是去年种的,八千;那棵是老银杏,一万八”,连“养护费含在总价里”“每年免费浇三次水”都讲得明明白白。官网的价格表每月更新一次,怕家属跑空;电话咨询更贴心,接线的大姐会问“您是想选朝阳的地儿还是背阴的?”,像跟邻居拉家常。上周有位大叔来咨询,小姑娘带着他逛了俩小时,最后大叔指着静溪区的银杏说:“就它了,我老伴儿生前爱跳广场舞,旁边有流水声,她肯定爱听。”

长青园骨灰林园区价格表-2

其实到最后,家属记不住具体的数字,倒记住了“这棵树合心意”“师傅们用心”。生命的告别从来不是终点,不过是把“我想你”种进树里,等它发芽、长叶、开花,再顺着风飘回家里的窗台——就像那位阿姨说的:“我家老头现在住银杏林里,比我还舒坦,我每天早上拉开窗帘,都觉得风里有他的味儿,像他没走一样。”长青园的价格表,不过是把这份“合心意”,换成了能摸得着的模样,让每一段牵挂,都能在树底下,安安稳稳地扎根

长青园骨灰林园区价格表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