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风裹着巷口桂树的香,钻进我夹着文件夹的臂弯时,我忽然顿住脚步——今天是外婆的忌日,该去金山陵园看看她了。上次来还是去年冬至,我攥着温热的汤圆,挤在人群里找外婆的墓碑,如今想起朋友提醒的“现在要预约”,赶紧掏出手机翻公众号。
其实金山陵园要预约,我后来才懂不是“添麻烦”。陵园的王阿姨说,以前清明或周末,常常一下子涌来上百人,步道上挤得转不开身,有人不小心踩了草坪,有人急着找墓碑撞了人,连想安静说句话都要压低声音。现在分时段预约,每天限流入园,既能让每个人都有足够的空间和亲人“对话”,也能更好保护陵园里的草木——你看那片山茶花树,去年被挤得折了枝,今年预约后,终于又开得热热闹闹。
怎么预约呢?我摸索着走了一遍流程,想讲给你听。最方便的是微信公众号:搜“XX市金山陵园”(记得找官方认证的蓝V号),点底部菜单“服务中心”里的“参观预约”,界面清清爽爽,填姓名、身份证号、手机号,选你打算去的日期和时间段——比如周六上午9点到11点,或者周日下午2点到4点,最多可以加3个同行人,比如带爸妈一起去。提交后大概1分钟,手机会收到一条带验证码的短信,这就算预约成功了。要是长辈不太会用智能手机,打陵园的预约电话也行,号码是0XX-XXXXXXX,接电话的姑娘声音很软,会帮你记好信息,怕你忘还会再发条短信提醒。
预约好之后,有几件事要记牢。一定要带身份证——现场要核对预约信息和证件;尽量准时到,要是晚了15分钟以上,可能要重新排号;陵园里的规则要守,比如保持安静,别在步道上跑跳,别随意踩踏草坪(那些软乎乎的麦冬草,是给已故的人留的“小花园”);带小孩的话,要好好牵着,别让他们碰倒别人的祭品。我那天去的时候,门口的志愿者笑着接过我的手机扫预约码,又指了指导览图:“C区第三排,顺着银杏步道走就行。”风里飘着香樟的味道,我踩着石板路慢慢走,没有往常的拥挤,能蹲下来给外婆擦墓碑上的灰尘,把带来的菊花轻轻放在碑前——以前挤的时候,我总怕碰倒旁边的花,现在终于能好好说“外婆,我来了”。
那天离开时,夕阳把陵园里的银杏叶染成金红色,飘落在我脚边。我蹲下来捡了一片,夹进包里——那是外婆最爱的颜色,她以前总说“银杏黄的时候,像给天空铺了层糖”。原来预约不是束缚,是给思念留了更温柔的空间。你不用急着挤,不用怕找不到路,能慢慢走,好好想,把最近的事、藏在心里的话,都慢慢说给亲人听。
金山陵园的预约,其实是在说“你的思念值得被认真对待”。它不是冷冰冰的流程,是让你在看望亲人时,能有足够的时间、足够的安静,把心里的牵挂,好好递到他们身边。所以别嫌麻烦,毕竟关于思念的事,每一步都该暖一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