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里刚飘起第一缕杨絮的时候,北京的清明就踩着碎步来了。对于要去八达岭陵园看亲人的人来说,比挑一束新鲜菊花更要紧的,是攥紧“预约时间”这个小线头——毕竟去年楼下的王大爷定了8点的闹钟,结果蹲厕所耽误了五分钟,眼睁睁看着周末的名额像早市的鲜韭菜,刚摆上摊就被抢光,只能站在陵园门口拍着玻璃叹气:“我就想给老伴儿带碗热乎的豆汁儿。
2024年八达岭陵园的清明预约通道,早在3月15日早上8点就“开了门”,一直到4月10日都能约。可别觉得时间长就掉以轻心,最紧俏的是周末——3月30日、31日,还有4月5日到7日这几天,我上周帮同事代约的时候,8点02分点进去,热门的9点到11点时段就已经“灰了一半”。同事攥着手机念叨:“幸亏你手快,不然我都没法和我爸说‘今年我带了您爱喝的茉莉花茶’。”
预约的门路其实像剥橘子,一层一层来就简单:打开“八达岭陵园”公众号,点底下的“清明祭扫”,再选“预约通道”,填好逝者的墓位号、姓名(可别写错,不然核对不上),再写清楚祭扫的人数——最多3个,不是陵园小气,是怕人挤人碰着墓碑,反而扰了亲人的清净。要是家里有不会用手机的老人,要么让子女帮忙代约(记得填老人的身份证信息),要么直接打陵园的咨询电话010-81181612,那边的小张姑娘会慢声慢气教你,就像教自己家奶奶用微信视频。
等真到了祭扫那天,记得提前15分钟到——不是让你赶得慌,是怕你站在门口翻预约码的时候,手一抖把手机摔在地上。陵园门口有穿红马甲的志愿者,看见提着重东西的人会主动搭把手,轮椅和雨伞都是免费借的——北京的清明总爱飘点毛毛雨,要是没带伞,借一把撑着走在樱花道上,花瓣飘在伞上,倒像亲人陪你一起逛了趟春天。对了,别带烧纸,陵园里不让——不是要扫你的兴,是怕火星子烧着旁边的松树。要是真的备了纸钱,门口有个绿色的“文明祭扫箱”,放进去就行,工作人员会统一处理,比烧在墓前更安心。
其实我上周蹲在陵园的银杏道上歇脚的时候,看见个小男孩举着一朵蒲公英,对着墓碑吹:“爷爷,你看,这个会飞的花,我给你留的。”风把蒲公英的种子吹起来,落在墓碑上的青苔里,倒像爷爷笑出了声。那时候我忽然明白,预约不是麻烦,是给“想见你”这件事,攒一份稳稳的期待——就像提前把春天的门推开一条缝,等你走进去的时候,刚好能接住亲人递来的那缕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