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前的风里还带着些凉意,可通惠陵园的柏油路旁已经冒出了新绿——每年这个时候,总有不少人攥着鲜花,循着记忆找那方熟悉的墓碑。第一次来的人难免慌:要怎么预约?要带什么?会不会排很久的队?别着急,我上周刚陪妈妈去了一趟,把流程摸得透透的,今天就跟你唠唠“通惠陵园预约入园”的那些事儿,全是实打实的经验。
先得搞懂预约渠道——可别只盯着微信公众号哦。我第一次准备预约时,蹲在地铁口翻手机,搜了半天“通惠陵园”,正对着公众号页面填信息呢,旁边卖煎饼的阿姨凑过来:“姑娘,支付宝也能约,我上周刚用支付宝给我老伴儿约的。”后来才知道,通惠陵园的官方预约渠道有三个:最常用的是微信公众号“北京市通惠陵园”,点进去选“预约入园”就行;支付宝用户可以搜生活号“通惠陵园”,流程和微信差不多;还有官网(www.tonghuily.com),适合习惯用电脑的人——直接点首页的“预约祭扫”,填信息更方便。不管用哪个渠道,最后都会收到一条确认短信,别删,到时候要查的。
接下来要填啥?记住这几个关键信息别漏。预约第一步是选日期和时间段——陵园把每天分成四个时段:8:00-10:00、10:00-12:00、13:00-15:00、15:00-17:00。要是想避开人群,选中间两个时段准没错,我上周选的10:00-12:00,进园的时候没排队,直接就进去了。然后填预约人信息:姓名、身份证号、手机号,这三个是必须的;随行人数最多填3人,因为陵园要控制人流量,要是带孩子或者老人,记得把人数算上——比如我带妈妈去,就填了“2人”。对了,很多人问:“我替家里老人预约,用不用填老人的身份证?”不用,填预约人的就行,到时候带好预约人的身份证核对,老人没带也没关系。
到园之后怎么进?跟着指示走,一点都不慌。那天我和妈妈到门口,先看见一个蓝色的临时棚子,里面有两个工作人员,旁边立着“预约核查处”的牌子。第一步是扫健康宝——一定要绿码,要是黄码或者红码,肯定进不去;第二步出示预约信息,可以是短信里的预约码,也可以是公众号里“我的预约”页面,工作人员会核对预约人的身份证号(报号也行,不用非得掏出来);第三步测体温,正常就能进了。我旁边有个阿姨没带手机,急得直搓手,工作人员说:“阿姨,您报一下预约人的手机号,我帮您查。”所以要是老人不会用手机,提前把预约人的手机号写在纸上,带着准没错。
最后说几个容易忽略的细节。第一,预约了能改时间吗?能,提前一天在原来的预约渠道里修改就行,比如微信公众号里点“我的预约”,选“修改时间”,改完会收到新的确认短信;要是临时去不了,记得取消,不然占着名额别人没法约——我上周本来想改时间,就点了“取消预约”,不到一分钟就收到取消成功的短信。第二,陵园里不能烧纸、放鞭炮,只能带鲜花或者绢花——要是忘了买,门口的便利店有卖,10块钱一束的白菊花,新鲜得很,我就买了一束,放在奶奶的墓碑前,妈妈说:“比烧纸强,干净又好看。”第三,要是有特殊情况,比如行动不便需要轮椅,或者找不到墓碑,门口有“便民服务台”,找工作人员帮忙,他们会推着轮椅送你进去,还能帮着查墓碑位置——我那天看见一个工作人员推着一位坐轮椅的爷爷,一直送到墓碑前,特别贴心。
其实预约这件事,说到底是为了让每一次祭扫都更从容。那天我在陵园里,看见一位老爷爷坐在墓碑前,把橘子剥成一瓣一瓣放在石台上,风把他的白发吹起来,他说:“丫头,我今天没着急,慢慢跟你说说话。”旁边的松柏沙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