沿着京藏高速往北,过了居庸关的山风还带着松涛的清苦味儿,天寿陵园就藏在昌平翠屏山的褶皱里。作为北京人常提的“有温度的陵园”,它没有想象中那么严肃——进门是两排国槐,树荫里飘着桂香,连保安大叔都会笑着问“来找人啊”,像进了家附近的公园。上次陪邻居张阿姨去咨询,她攥着老伴儿的照片说“要找个能晒太阳的地方”,工作人员立刻接过照片,说“阿姨您跟我来,松柏区的位置刚好”。

说到价格,天寿陵园的区间其实挺“接地气”。最受欢迎的生态葬,比如树葬、花坛葬,大多在一万到两万之间。张阿姨选的是松柏区的树葬,工作人员指着一棵油松说:“这棵树每年能长两寸,等过几年,枝叶能盖住墓牌,像老伴儿给您撑着伞。”最后算下来一万四千八,还送了个刻着“平安”的小瓷牌——张阿姨摸了摸松枝,眼泪砸在土上,说“就这儿吧,他以前爱养鸟,肯定喜欢闻松味儿”。

传统立碑的价格跨度大些,从几万到十几万不等。我朋友小夏去年选了个双穴立碑,在山腰的“翠峰苑”,能看见远处的湖水,花了八万二。她跟我说:“我妈生前总说颐和园的昆明湖最柔,这个位置能看见湖水映着山,像把妈的记忆搬过来了。”而靠近湖边的“镜湖苑”,价格要贵个两三万,比如临湖的位置,基本都在十万以上,但好多人就冲着那片水去的——毕竟对亲人的思念,总需要点具体的景色来“落脚”。

天寿陵园价格一览表-1

高端的艺术墓价格没个准儿,从二十万到几十万都有。上次去看见个汉白玉雕的墓,像座小亭子,工作人员说那是位老教授的墓,家属希望墓像他生前的书房一样“有墨香”。不过这种墓选的人少,大多还是选实用的——毕竟对普通人来说,价格之外,更重要的是“合心意”。

天寿陵园价格一览表-2

选墓从来不是“贵的就好”。小区李叔预算七万,选了靠山的双穴立碑,说“我和老伴儿住了一辈子胡同,就爱闻土味儿,这位置背山不积水,管理费一年两百,踏实”。还有个年轻姑娘选花坛葬,不是没钱,是觉得“让妈妈变成花的一部分,比立碑浪漫”——你看,数字从来不是标准,藏在价格里的,是我们对亲人的心意。

最后提醒句,咨询时要问清细节:管理费是不是二十年一交?刻字加钱吗?安葬有仪式吗?像张阿姨的树葬,刻字免费,安葬那天工作人员放了《天涯歌女》——她老伴儿生前爱唱的,撒了把桂花,说“叔叔肯定喜欢这味儿”,比想象中暖多了。

天寿陵园的“价格表”,从来不是冷冰冰的纸。它藏在松枝香里,浸在湖水波纹里,裹在工作人员的热乎话里——我们买的不是地,是给亲人的“家”,是清明能坐会儿、说说话的地方。所以不管选哪种,合心意,就是最好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