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节前的风里总飘着些湿润的思念,很多人握着白菊站在街头问:“天寿陵园到底在哪呀?”其实它就卧在昌平区南口镇檀峪村里,离市区40公里,像个藏在喧嚣外的“思念驿站”。
天寿陵园的根扎在昌平西北,背靠有600年历史的天寿山——明朝十三陵就沿着山的余脉铺展。站在陵园门口往北望,山尖的云慢慢飘;往南看,檀峪村的老槐树冒着炊烟,风里裹着松针和泥土的香气。去年有位老爷爷拄着拐杖来,说老伴儿爱听松涛声,站在观景台望山,他笑了:“就是这儿,她肯定喜欢。”
自驾去最方便的是走京藏高速(G6),从市区往延庆方向,25分钟到陈庄出口。下高速跟着蓝色指示牌,过了檀峪村的老戏台,就能看见白色大门——保安师傅会帮着指车位,重东西还能搭把手。没开车的话,坐地铁13号线到西二旗,转887路到南口环岛北站,打车10分钟就到。陵园还有免费摆渡车,从停车场到骨灰堂,不用扛重物走太远。
天寿陵园是1997年批准的经营性陵园,陪很多家庭走过26年。里面像个小公园:两万棵松柏林,春天有樱花林飘粉花,连悲伤都温柔。还有“生命纪念馆”,能放逝者的照片、旗袍或玩具——有姑娘挂了妈妈的旗袍,说“妈妈能一直穿喜欢的衣服”。生态墓区里,骨灰混着泥土种小树苗,春天发芽像逝者“又活了一次”。
昨天傍晚离开时,见小伙子蹲在墓碑前放《茉莉花》——是逝者生前唱的。风卷着衣角,松涛沙沙响,像有人和。天寿陵园真不难找,在昌平南口镇檀峪村,天寿山脚下,松涛里,每阵带思念的风里。顺着指示牌,顺着想念走,就能到这个“让心安静”的地方。毕竟,想念从不是迷路的理由,而这里,是想念的“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