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六点半的德胜门公交站,风里还裹着些秋凉,张阿姨攥着用报纸包好的白菊花,盯着站牌下刚贴出的淡蓝色提示纸——这是她第三次去九公山看儿子,前两次坐出租车绕了二十公里山路,这次终于摸准了班车的门路。

德胜门箭楼北侧的公交枢纽里,九公山的班车就停在380路站台旁边,车身上印着长城轮廓的“九公山长城纪念林”标识,很好辨认。司机李建国蹲在车头擦玻璃,看见张阿姨过来笑着打招呼:“阿姨又来啦?今天坐早班?”李师傅跑了五年这条线,记着好多乘客的名字,甚至能说出“张阿姨的儿子在西区第三排”“王大爷的老伴喜欢桂花香”。班车时间很固定:工作日每天两班,早7点和上午10点;周末节假日加开下午1点的班次,返程是下午2点从纪念林游客中心发车,最后一班5点,赶得上城里的晚高峰。

车开起来会经过昌平西关环岛,李师傅总会提前喊:“前面停三分钟,要喝水或上厕所的赶紧,便利店的热水是热的。”路边“小福便利店”的老板早站在门口,把保温桶摆到台阶上。上周有个抱着一岁孙女的小伙子,站在便利店门口拍长城,李师傅特意把车停稳等:“没事,我帮你看着门,拍清楚点,你爸肯定想看看重孙女。”小伙子说,他爸生前总说“坐班车去看长城多好,能慢慢晃”,现在终于圆了愿。

北京九公山长城纪念林班车路线表-1

坐这班车的“潜规则”老乘客都懂:提前15分钟到,节假日人多容易没座;带老人可以跟李师傅说,留个靠前的“爱心座”;车上纸箱里的矿泉水是纪念林免费给的,不用客气。还有一次,一位坐轮椅的阿姨来,李师傅和乘客一起抬上车,后来林里特意装了坡道,现在轮椅上下很方便。

傍晚的返程车很安静,有人靠窗看夕阳,有人抱空花篮打盹,李师傅会调收音机放慢节奏京剧。张阿姨坐在窗边,手里攥着儿子墓前的松针,看见便利店老板挥手,她也笑着回应。风里飘着桂花香,像儿子生前喜欢的那样,轻轻裹着思念,送回城里。

其实这不是普通班车,是连接牵挂的线——把城里的想念送到山上,把山上的安心带回城里。李师傅说:“我跑这条线,是送大家去见想念的人。”所以有人问我“九公山班车怎么坐”,我总说:“去德胜门找380路站台,找淡蓝色标识的车,找李师傅,他什么都知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