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里老人去年冬天走的,走得很安详,可轮到选墓地时,我们全家像被抽了主心骨——怕选贵了压得日子紧,怕选偏了对不起老人的一辈子。朋友拍着我肩膀说:“去惠灵山瞅瞅,我妈在那儿三年了,逢年过节去,总觉得她没走,就像住在隔壁公园。
周末起了个大早,开车顺着中环往南,没半小时就到了。车刚进园区大门,桂花香裹着风扑进来,路两边的松柏排得整整齐齐,像老人从前在阳台养的那些月季,每一片叶子都透着认真。门口的接待员没急着说价格,先带我们走了半圈:“先看看环境,合眼缘比什么都重要。”
说到惠灵山的价格,最实在的是“明码标着,不藏着掖着”。园区依山建的,山腰那片能望到远处的天泉湖,阳光从早晒到晚,适合喜欢亮堂的老人,价格大概8万到12万;山脚靠近入口的位置,推轮椅也方便,祭祀不用爬楼梯,价格在5万到8万之间;我最爱的是靠林的位置——林子里种着香樟,风一吹叶子沙沙响,像老人从前摇蒲扇的声音,价格介于山腰和山脚之间。其实不是越贵的位置越好,我家老人生前最烦吵闹,蹲在阳台看一下午树都不闷,我们选了靠林的位置,他肯定喜欢。
墓型的选择更影响价格。传统立碑墓是大多数人的首选,石材用的是福建芝麻白或汉白玉,刻字师傅有二十多年经验,连老人从前戴的老花镜纹路都能刻出来,价格大概6万到10万;生态墓就“轻”多了——树葬是把骨灰埋在香樟或银杏树下,立个小铜牌,价格才2万到3万;还有花坛葬,把骨灰混在花肥里种菊花,每年秋天开得热热闹闹,价格也差不多。邻居张阿姨选了树葬,清明抱着树哭:“爸,你种了一辈子树,现在轮到树陪你了。”惠灵山的生态墓不是“随便埋”,每棵树都有编号,每年会给家属发照片说“树又长高了”。
还有些“看不见的钱”最暖人。惠灵山的管理费每年300块到500块,包括草坪修剪、墓碑清洁,祭祀时还能帮忙摆贡品。去年清明我去,刚好碰到保洁阿姨在擦我家老人的墓碑,连碑缝里的青苔都刮得干干净净。我说“麻烦您了”,阿姨笑着摆手:“不麻烦,我每天都来,这些老人跟我家老头差不多大,擦干净了住着舒服。”还有免费的祭祀包,里面有香、纸和擦碑布,虽然不值钱,却像老人从前塞给我的水果糖,暖得慌。
其实选墓地哪是选“一块地”啊,是选“老人最后的家”。惠灵山的价格没那么“吓人”,从2万到12万,不管预算多少,都能找到“对味”的位置。我们家最后选了靠林的立碑墓,8万出头,不算便宜,但每次去,风穿过香樟叶吹到脸上,像老人从前摸我头发的温度,就觉得——值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