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归山陵园,老济南人大概都有印象——坐落在历城区仲宫镇的山间,从市区开车过去不过四十分钟,沿途越走越静,等看见路边的侧柏连成排,就到了。山门旁边有棵老槐树,树洞里塞着游客留的小纸条,有的写着“奶奶,我考上大学了”,有的写着“爸,今年家里添了小孙子”,风一吹,纸条飘起来,像谁在轻轻回应。
要说大家最关心的归山陵园价格,其实不是一张简单的价目表。就像买房子要看户型、楼层、物业,买墓也要看墓型、位置、服务——每一笔钱,都花在“让逝者安心,让生者放心”的地方。
先讲墓型。传统立碑是最常见的,用的是山东本地的花岗岩,有的碑身刻着缠枝莲,有的刻着福字,石匠说,“这纹路得用凿子錾,机器刻的太愣,少了点人气”。这种立碑的价格大概在3万到8万之间,要看石材的好坏——汉白玉的碑身更润,太阳底下泛着暖光,价格就贵点;普通花岗岩的耐用,性价比高。还有生态墓,比如树葬、花葬,埋的是可降解的骨灰盒,旁边种一棵侧柏或者月季,“等树长大了,连墓碑都不用,站在树底下,就像跟逝者聊天”,工作人员说,这种生态墓价格大多在1万到3万,年轻人选的多,说“这样更环保,也更有意义”。
再说位置。归山陵园的墓区顺着山势建,山腰的位置最受欢迎——站在墓前,能看见远处的卧虎山,山脚下的水库像块绿宝石,风从松枝间穿过来,带着松脂的香。这样的位置价格大概在5万以上,因为“采光好,不潮湿,扫墓的时候能多晒会儿太阳”。山脚的位置挨着主干道,不用爬台阶,适合腿脚不好的老人家属,价格在2万到4万之间。还有朝向,朝南的墓位比朝北的贵点,“冬天雪化得快,不会积冰,扫墓的时候不用踩湿滑的土”,这些细节,都是价格里的“隐形成本”。
还有服务和附加项。比如刻字,普通的宋体字是免费的,但要是想刻逝者生前喜欢的诗句,或者嵌一张烤瓷照片,就得加钱——“照片要选高清的,烤在瓷板上,不会褪色,能保几十年”。还有保洁服务,有些套餐里包含每年一次的墓碑清洁,工人会用软布擦去碑上的灰尘,连缝隙里的青苔都抠干净,“就像给逝者擦桌子”。要是想定制纪念册,或者在周年的时候请陵园帮忙摆鲜花,这些都是额外的费用,但很多家属愿意花这个钱,“就想让逝者知道,我们没忘了他”。
其实归山陵园的价格里,还有很多“看不见”的成本。比如石匠的手艺——有的老石匠做了三十年,刻一块碑要花三天,“每道纹路都得顺着石材的纹路走,不然容易裂”;比如园丁的汗水——墓区的草要剪得整整齐齐,花要按时浇,“要是花谢了,家属看见会难过”;还有保安的巡逻——晚上要绕墓区走三圈,“怕有野猫翻进去,碰倒了碑”。这些看不见的努力,都藏在价格里,变成了“安心”两个字。
最后说点实惠的——归山陵园有不少优惠政策。比如烈士家属、伤残军人,能打八折;家里有两位逝者合葬的,能减5000块;要是提前预定,还能送一个刻字或者一次保洁服务。工作人员说,“优惠不是让利,是一份心意——想让那些不容易的家庭,也能给逝者找个好地方”。
走出归山陵园的时候,看见一位阿姨在给老伴的墓摆菊花。她一边摆一边说,“老周,今天我熬了小米粥,你最爱的,可惜你喝不着了”。风把她的白发吹起来,旁边的侧柏沙沙响,像谁在回应。原来归山陵园的价格,从来不是数字——它是石匠的凿子声,是园丁的浇水声,是家属的心里话,是所有关于“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