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北京的景仰园骨灰林,很多人第一反应是"京城最有灵气的陵园"——毕竟能挨着十三陵的天寿山,又有九龙池的水绕着,连风都带着松柏的清味。但对于打算为亲人选归处的家属来说,"价格"从来都是最实际的问题:这里的墓位到底多少钱?贵得值不值?
景仰园的"贵",先赢在"天生的家底"。它坐落在昌平区十三陵镇的山坳里,背靠着天寿山的余脉,前面是九龙池的活水——老一辈人说"背山面水"是好地方,而这里的山不是光秃秃的土坡,是漫山的油松和侧柏,树龄都在几十年以上;水也不是死水,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清泉,夏天能听见蛙鸣,秋天能看见落叶飘在水面上。这样的环境,放在北京的陵园里,本来就少见。
具体到价格,其实分得很细。最"轻"的是花坛葬:把骨灰和着花肥埋在花坛里,上面种月季或菊花,只立一块小小的瓷牌,写着名字和生卒年,价格大概2-4万。然后是树葬:选一棵松树或柏树,把骨灰埋在树底下,立一块铜制的小墓碑,3-5万就能搞定——这两种都是"生态葬",符合现在"绿色安葬"的趋势,很多年轻人愿意选。如果想要传统的立碑墓,价格就往上走了:普通位置的(比如园区边缘)大概6-10万,要是靠近主路、景观区(比如九龙池旁边),得8-15万。还有些"隐形费用"要算:刻字费一般300-500块,要是碑文超过100字,每多一个字加5块;安葬仪式如果要陵园提供鲜花、引导员、播放哀乐,大概1000-2000块——不过这些都是可选的,不想花的话,自己带束花也能办。
我去年帮一位叔叔选墓,他老伴生前是老师,最喜欢读书。叔叔一开始想选立碑墓,说"要刻上她写的诗",但看完树葬区,他改主意了——"你看这棵松树,枝桠刚好伸成一个'伞'形,像她以前给学生遮太阳"。那棵树的位置稍微偏一点,价格4万,叔叔当场就定了:"比立碑墓省了几万,但她肯定喜欢这个"。还有个小姑娘,刚工作没几年,爸爸走得突然,她选了花坛葬:"我妈说,爸爸爱养多肉,这里的花坛能种太阳花,夏天开得热热闹闹的,像他还在阳台浇花"。
其实选景仰园的墓位,不用盯着"最贵"或"最便宜"。确定自己的需求:是想要"看得见风景"的位置,还是"简约实用"的墓型?一定要问清楚"总价":有没有管理费?(景仰园的管理费是每年墓价的1%,比如5万的墓,每年500块)有没有额外的服务费用?比如刻字、安葬仪式。还有,实地考察真的很重要——我见过有人网上看图片觉得位置好,到现场才发现旁边有个配电箱,或者阳光被树挡住了,多闹心啊。
说到底,景仰园的价格,从来不是"漫天要价"。它的每一分钱,都花在"让思念有处安放"上:是松树下的每一缕风,是花坛里的每一朵花,是陵园工作人员清明时递过来的一杯热水,是深夜里亮着的安保灯。你为亲人选的,从来不是一块冰冷的土地,而是一个能让你坐下来,慢慢说"我今天吃了您爱吃的糖炒栗子"的地方——这大概就是景仰园最"贵"的东西:它把"想念",变成了能触摸到的温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