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天闺蜜小夏突然发消息问我,“你知道金山陵园还有墓地吗?我妈催着要提前选,怕后面没位置”。其实不止小夏,最近我在小区业主群里也看到好几个邻居在问同样的问题——作为本地运营了二十多年的老牌陵园,金山陵园的墓位情况,早成了很多家庭“放在心上的事”。
上周末特意陪邻居张阿姨去金山陵园跑了一趟,想把最新情况摸清楚。陵园在西郊玉峰山脚下,沿着柏油路往上走,门口的晚樱刚谢,枝头上还挂着零星的花瓣。进大门时,工作人员小周迎上来,先递了杯温水,再捧着园区平面图坐下来慢慢讲。她告诉我,金山陵园是2000年市民政局批准的经营性公墓,到现在已经运营23年,园区分“逸仙苑”“福宁园”“静思谷”三个传统墓区,还有东边的生态葬专区。目前传统墓区还有少量剩余——“逸仙苑”靠南麓的山坡,光照充足,剩下二十多座双穴墓;“福宁园”在园区中部,紧邻人工湖,单穴墓还有十几座;“静思谷”因为位置稍偏,剩余数量多一点,但也得提前一周预约才能看。“最近咨询的人确实多,上周六一天就来了二十多组家庭,好几个位置都是当天定的。”小周说这些时,手指在平面图上圈出两个区域,笔杆头沾着点没擦干净的铅笔灰。
其实选墓位最怕“摸不着头脑”,所以特意问了咨询流程。小周说,最直接的方式是打陵园官方电话,或者关注“金山陵园”公众号,在“墓位查询”里能看到实时剩余数量(不过数据是每天更新一次,现场确认更准)。如果要实地看墓,最好提前一天预约——“我们会安排专人带看,把每个墓区的朝向、间距、周边环境都讲清楚,避免大家绕弯路”。那天陪张阿姨看“福宁园”时,工作人员开着观光车带我们绕了一圈:湖边的老柳树垂着枝条,风一吹,水面泛起细碎的波纹;墓区的小路铺着青石板,两旁种着四季青,踩上去没有一点杂音。张阿姨蹲下来摸了摸墓基的石材,问“这个会不会渗水?”小周立刻蹲下来解释:“我们用的是福建芝麻白花岗岩,密度高,就算梅雨季也不会渗水,而且每年都会统一做防水维护。”
除了传统墓位,金山陵园的生态葬最近也挺受欢迎。小周说,东边的“青林苑”是树葬区,每棵银杏树下能埋骨灰盒,碑石做成小牌子嵌在树旁;“花语苑”是花葬区,春天种虞美人,秋天开波斯菊,骨灰和花肥混在一起,算是“回归自然”。“上个月有个95后小伙子,给爷爷选了树葬,说爷爷以前在老家种了一辈子果树,现在能和银杏树一起‘长大’,爷爷肯定喜欢。”小周笑着说,生态葬不仅价格更亲民,还能领民政部门的补贴,算下来比传统墓位便宜三分之一。
最后要提醒的是,买墓位一定要找官方渠道。小周说,最近有中介打着“金山陵园内部房源”的旗号骗人,其实陵园所有墓位都能在市民政局的“公墓信息平台”查到——输入墓位编号,就能看到产权、价格、审批信息,根本不会有“小产权墓”的问题。离开的时候,张阿姨握着小周给的资料,翻着里面的墓区照片,笑着说“这下放心了,明天带老伴来定”。风里飘着远处传来的桂花香(陵园里种了几十棵金桂),我突然觉得,选墓位从来不是“赶时髦”,而是给长辈一份踏实的安全感——金山陵园的墓位还有,但确实要早做打算,毕竟好位置不等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