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月的风裹着槐花香吹过京西,太子峪陵园的松涛里又多了些脚步声——每年这个时候,总有不少人攥着鲜花站在门口问:“现在去需要预约吗?”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,藏在“时间”里。

要是赶在清明前后的“祭扫旺季”——比如3月15日到4月10日,或者冬至前一周,那肯定得预约。去年清明我陪邻居张阿姨去,早上8点门口就排起了长队,没预约的人挤在临时登记处,拿着身份证翻来翻去,而张阿姨提前三天就在公众号约好了,直接刷身份证进园,还笑着说“多亏你教我弄这个”。陵园的王师傅说,高峰期每天要接待上万名祭扫者,预约不是“门槛”,是“缓冲带”——毕竟大家来是为了和亲人说说话,不是为了在人群里挤得满头汗。但如果是平时,比如周三的上午,或者周日的下午,直接去就行。上星期我weekday调休去看外婆,入口处的保安大叔抬头问:“找哪区的?”我报了“福顺园3排”,他指了指右边的小路:“直走到底,第三棵松树旁边就是。”没有查预约,没有要验证码,连手机都没掏。

去太子峪陵园需要预约吗吗-1

要是高峰期需要预约,步骤其实特简单。打开“太子峪陵园”的公众号,菜单栏点“祭扫服务”,再选“预约祭扫”,填好逝者的墓区编号(这个一般墓碑上都有,福X区X排X号”)、预约人身份证号,选个时间段——比如9点到10点,或者14点到15点,提交就行。我妈第一次预约的时候,还担心“填错了怎么办”,结果提交后两分钟就收到了短信,上面写着“预约成功,凭身份证入园”。要注意的是,每个预约号最多能进3个人,别想着带一家子七八口人——墓区的过道不宽,人多了反而转不开身。要是真忘了预约,现场也有“应急通道”,在入口左边的小亭子,拿身份证登个记就能领临时号,但高峰期可能要等个10分钟,不如提前一天约好省心。

除了预约,还有几个“贴心提醒”得跟大家说。第一,身份证一定要带——不管是不是高峰期,入口处的机器都会扫一下,核对身份信息;第二,陵园里绝对不能烧纸,连香都不让点,只能用鲜花或者电子香烛(门口便利店有卖,10块钱一个,能亮半小时);第三,交通方面,高峰期停车场肯定不够用,建议坐公交——321路、917路都到“太子峪陵园站”,下车走5分钟就到,比开车快;要是实在要开车,就停在“二号停车场”,离入口近,不用走冤枉路。

昨天我又路过太子峪,看见一位穿藏青色外套的叔叔蹲在墓碑前,把一朵白菊轻轻放在碑石上,轻声说:“我没迟到吧,你以前总说我慢性子。”风把他的外套吹起来,旁边的松树沙沙响,像有人在回应。其实预约不预约,说到底都是为了让“想念”更从容——不用在门口急得跺脚,不用在墓区挤着说话,能慢慢蹲下来,摸摸碑上的名字,说一句“我来了”。

去太子峪陵园需要预约吗吗-2

要是你最近要去,不妨先看看日历:要是高峰期,就提前一天在公众号约个时间;要是平时,就选个阳光不那么烈的上午,带着一束花,慢慢走进去。毕竟,那些藏在岁月里的牵挂,从来都值得我们多花一点心思,多等一会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