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前两周,妈妈就开始念叨着要去八达岭陵园看外公,可一说起交通就犯愁——上次自驾堵了快三个小时,停车场挤得没位置,最后抱着祭品走了半公里才到。我赶紧说:“不如坐班车吧,我同事上周刚坐过,说特省心。

其实八达岭陵园的班车线路主打一个“接地气”,最常用的就是德胜门公交枢纽那班。一来德胜门是市区到西北方向的交通枢纽,地铁2号线直达,公交线也多,不管住东城还是西城,过来都方便;二来发车时间卡得特别准——早上8点整准时开,从不含糊。我特意记了下车程,走京藏高速一路向北,大概1小时40分钟就能到陵园门口,比自驾快了将近半小时,毕竟班车走的是公交专用道,不用跟私家车挤。返程时间是下午2点,刚好留够3个小时祭扫,不会太赶,也不会太晚回家。

八达岭陵园的班车路线-1

不过要想坐班车,得先过“预约关”。我第一次没经验,直接冲去德胜门,结果司机师傅笑着说:“姑娘,得提前一天约呢。”后来才知道,预约方式有两种:要么打陵园的服务电话(官网能查到),要么关注“八达岭陵园”的微信公众号,填姓名、身份证号和联系电话就行。乘车当天一定要带身份证,师傅会挨个核对——倒不是多麻烦,主要是为了确保乘客信息准确,万一有什么事能及时联系上。至于班车的条件,我亲测过:车身是去年刚换的,空调凉丝丝的,座位之间的空隙够大,连我爸那种大个头坐进去都不挤。最贴心的是车厢后部装了几个金属架子,专门用来放花圈、祭品盒,不用像自驾那样把东西堆在脚边,磕磕碰碰的。

八达岭陵园的班车路线-2

还有几个“过来人”的小贴士要跟大家分享:第一,一定要提前10分钟到发车点。上次有个阿姨晚了1分钟,车刚启动,师傅隔着窗户挥手,阿姨急得直跺脚,最后只能打车过去,花了两倍的钱;第二,要是带老人或者小孩,记得提前跟预约的工作人员说一声,他们会尽量安排靠前的座位,上下车方便;第三,万一临时有事去不了,得提前半天打电话取消——不是抠门,是因为班车名额有限,你占着不用,别人可能想坐都没位置。

其实坐班车的意义,远不止“省时间”那么简单。上次跟我同座的阿姨说,她坐这班车已经五年了,“司机师傅都认识我,上次我带了盒重阳糕,还分给大家吃呢”。你看,原本只是一趟普通的车程,因为常来常往,倒成了一种“默契”——司机记得谁要坐前排,乘客记得要守时,连陵园门口的保安都知道,“那班8点的车,准点到”。

那天从陵园回来,妈妈坐在班车上说:“今天没堵没挤,还跟旁边的阿姨聊了会儿天,她说她老伴也在这儿,每年都坐这班车来。”我看着窗外掠过的柳树,忽然觉得,这班准时的车、贴心的细节,其实是给祭扫的人多了一份“安心”——不用慌慌张张赶路,不用手忙脚乱找车位,能安安稳稳地把心意送到。毕竟对于想念的人来说,我们的“从容”,才是最好的陪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