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风裹着槐花香掠过京通快速,很多北京人沿着这条路往东边去——不是去国贸上班,是去朝阳陵园看亲人。作为朝阳区屈指可数的合法经营性陵园,朝阳陵园的“价格”始终是家属们最挂心的事。毕竟买一块墓地,不是买一件商品,是买往后几十年的“念想安放处”。
朝阳陵园坐落在朝阳区东坝乡,离市中心大概20公里,开车走京通快速转东五环,或者坐地铁6号线到东坝站再打车,不算太远。陵园里种了很多松柏和银杏,春天有玉兰开得满树白,秋天银杏叶黄得像撒了金箔,连风穿过林梢的声音都比外面柔一点。作为北京市民政局批准的经营性陵园,它的资质明明白白写在园区入口的公示牌上——这也是很多人优先选它的原因,毕竟买墓地,“合法”是最扎实的安全感。
说到大家最关心的价格,朝阳陵园的墓地费用其实分得挺细。最常见的传统立碑墓,价格大概在8万到15万之间,差别主要在位置:比如靠近园区主干道、旁边是银杏林景观的,价格会冲到12万以上;如果是靠近西侧防护林、稍微偏一点的位置,8万多就能拿下。然后是更环保的生态葬,比如树葬、花葬、草坪葬,价格就亲民多了,3万到6万不等——树葬是把骨灰埋在树下,墓碑做成小牌子嵌在树干上;草坪葬是把骨灰撒在草坪下,墓碑是平的,上面刻着名字,春天草长起来,就像给亲人盖了床绿被子。还有壁葬,就是把骨灰放在园区专门的壁龛里,价格最低,1万多到3万就能搞定。不过要提醒一句,这些价格都是墓地的“基础价”,刻字、下葬时的鲜花、每年100-200块的管理费,这些是另外算的,但加起来也没多少。
为什么同样是朝阳陵园的墓地,价格差这么多?其实藏着三个“小秘密”。第一个是“位置权重”——就像买房子看学区,墓地的“地段”也有优先级:离入口近、靠景观、方便扫墓的位置,肯定贵;第二个是“碑型材质”——有的碑是进口花岗岩,雕着龙凤或者老人生前喜欢的花鸟,工艺复杂,价格自然高;第三个是“服务附加值”——比如陵园有没有免费的看墓班车,有没有殡葬顾问帮你设计下葬仪式,甚至有没有帮忙代买老人生前喜欢的菊花,这些细节都能让价格往上浮动一点。不过我倒觉得,这些“附加”的东西,不如“合心意”重要。我有个邻居阿姨,去年给老伴选墓地,一开始盯着15万的“银杏王”位置,后来跟着陵园的接送车转了三圈,最后选了西北角一片杨树林里的树葬——她说“老周生前最爱去东坝郊野公园遛鸟,那片林子里有麻雀叫,跟他以前养的那只一模一样”,价格才4万多,阿姨说“这比15万的位置更‘对味儿’”。
其实买墓地这件事,最忌“跟风比贵”。朝阳陵园的价格区间拉得开,就是给不同需求的人留了选择的空间:想体面点,选10万以上的立碑;想环保点,选3万的树葬;甚至预算有限,1万多的壁葬也能安放念想。我见过很多家属,站在园区的银杏树下算价格,最后拍板的理由不是“这个贵”,而是“这个位置,像极了老人生前的院子”——毕竟,墓地不是冰冷的石头,是我们和亲人“再联系”的纽带,价格是数字,安心才是分量。
如果你最近在看朝阳陵园的墓地,不妨抽个上午,坐陵园的免费班车去逛逛。不用急着问价格,先看看风怎么吹过松柏,看看阳光怎么落在墓碑上,看看哪片林子里的鸟叫最像你记忆里的声音——那片地方,就是你要找的“家”。而价格,不过是帮你把这份“家”搬回家的门票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