替长辈找一处安心的身后之所,是很多人心里藏了很久的事。不是要多豪华的排场,而是想找一个“既能装下思念,又不让钱包太吃力”的地方。坐落在城市近郊的凤凰山陵园,背靠起伏的凤凰山麓,前有清浅的溪流绕园而过,草木葱茏得像个小公园——而里面的“如意区”,正是很多人找了很久的“平衡点”。

如意区不是陵园里“随便划出来的一块地”,而是从规划时就贴着“温馨、实在”的标签做的。园区里的路修得宽宽的,两旁种着长辈们熟悉的法桐和国槐,走进去没有那种压抑感;每排墓之间留了1.5米的间距,既保证隐私,又方便子女祭扫时站得开。负责如意区的王经理说:“我们设计的时候,总想着‘如果是自己的爸妈,会选什么样的’——所以墓型不做那种高大的石狮子,而是用圆角的石材,颜色选米白或浅灰,看着温和,像长辈生前坐的藤椅。”

说到大家最关心的价格,如意区的账算得很“透亮”。最受欢迎的简约生态墓,面积0.8-1.2平方米,价格3.8万元起。这种墓型用的是环保芝麻白石材,防水耐腐,墓前特意留了0.5平方米的小花园。上周帮父亲选了这种墓的张阿姨说:“我爸生前总嫌我乱花钱,说‘死后要那么大地方干什么’。这个墓刚好,能种他爱的菊花,昨天我把花苗放进去,好像看见他笑着说‘这才像话’。”

如果想让长辈和祖辈“团聚”,家族合葬墓更合适。面积2-3平方米,价格8.5万元起,墓身是连排样式,刻着家族姓氏和家训。有个姓陈的大家族选了这个,家里老人说:“爷爷生前最在意团圆,以前逢年过节都要全家聚齐。现在把太爷爷、爷爷奶奶放在这里,祭扫时像回老房子,热热闹闹的。”

凤凰山陵园如意区价格表-1

还有定制艺术墓,价格15万元起,是根据长辈生平“量身做”的。喜欢书法的,墓身刻他写的字;喜欢养花的,做个小石槽当花台;有位爱钓鱼的爷爷,墓前做了小石桥模型——因为他生前总说“退休要天天钓鱼”。设计员小李说:“定制墓不是贵,是把记忆变成设计。我们跟子女聊长辈的故事,把细节刻在墓上,让每座墓都有专属温度。”

比价格更安心的,是数字背后的“实在”。如意区价格包含20年管理费、每年清明免费祭扫(擦墓碑、摆鲜花),还有3个月免费骨灰寄存。王经理说:“我们把虚的都去掉了——不搞豪华仪式,把钱花在路灯更亮、卫生间更干净、工作人员更贴心上。比如晚上来祭扫的人不害怕,老人来方便,每句话都说到子女心里。”

昨天遇到一对小夫妻,给奶奶选定制墓。姑娘说:“奶奶是小学老师,走时抽屉里还有学生贺卡。我们把墓做成书本样,刻‘桃李满天下’,以后祭扫能跟她说‘您的学生都记得您’。”小伙子补充:“价格虽贵点,但奶奶的故事得装在能容下它的地方。”

其实选陵园的过程,是把思念“落地”的过程。凤凰山陵园如意区没有用“高端”包装自己,而是把实在价格、温暖设计、贴心服务摊开——就像帮子女说:“我想给长辈找个地方,不贵,但够用心;不豪华,但够温暖。”这大概就是“如意”的意思吧:不是最好的,却是最合心意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