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的九月,北京的风裹着槐花落进领口,我跟着邻居张阿姨往昌平的宝云岭墓园走。她的布包上还沾着早上熬粥的米渍,手里攥着儿子从深圳寄来的工资卡——上周老伴在菜市场突发心梗,没留下一句话,连“要埋在有树的地方”都是张阿姨从旧日记里翻出来的。

宝云岭的大门当时还挂着红布幅,写着“2015年秋季墓位特惠”。销售小周是个说话轻声的姑娘,领着我们沿着松树林走,脚下的青石板缝里长着三叶草。“阿姨您看,这排双穴墓是园区的‘亲民款’,18800起,离主路近,扫墓推轮椅也方便。”她指着一排刻着简单花纹的墓碑说,“要是想要能看湖的,旁边那排29800,去年还是28800,今年园区刚修了湖边的步道,所以涨了一点,但早上能晒到太阳,风里都是湖水的味道。”张阿姨蹲下来摸了摸墓碑的石材,是米白色的花岗岩,手感很润,她抬头问:“这石材不会裂吧?”小周笑着说:“您放心,我们用的是山东的芝麻白,耐冻,去年下那么大的雪,都没裂过一块。”

宝云岭墓园2015年价格-1

沿着松树林往深处走,能看到一片种着银杏树的区域,那里是生态墓区。有对穿牛仔裤的小夫妻正蹲在树坑里埋什么,走近了才知道,他们选了树葬,9800块钱,墓碑是一块刻着名字的铜牌,嵌在银杏树下。“我爸生前是中学的生物老师,最爱的就是养植物,”姑娘擦了擦眼角的泪,“去年他还说要在阳台种棵银杏,结果没等到秋天。现在这样正好,他能陪着树长大,我们每年来,就能看到银杏树的叶子黄了又绿。”旁边的花坛葬更便宜,7800块,墓碑是埋在花坛里的瓷牌,上面刻着名字和一句小诗,风里有你的味道”或者“记得按时吃饭”。销售小周说,2015年选生态墓的人比前两年多了三成,大多是年轻人,觉得“这样更环保,也更像爸爸生前的样子”。

再往里面走,是藏在竹林后的家族墓区,墓碑是深色的大理石,刻着复杂的云纹,旁边还有石桌石凳。小周说,这种家族墓起步价8万,2015年卖了不到十套,买的都是祖籍北京的老家庭,“上周有个老爷子来买,说要把爷爷奶奶、父母都迁过来,一家人整整齐齐的”。张阿姨站在竹林外看了会儿,摇摇头说:“我们家就两口子,用不上这么大的。”最后她选了靠湖的那排双穴墓,29800块,付完钱的时候,她摸着墓碑上还没刻字的地方,轻声说:“老头子,这地方能看到湖,你不是最爱钓草鱼吗?以后我常来给你带鱼食。”

后来我才知道,2015年北京的平均工资大概是7000块一个月,宝云岭的普通墓位差不多是两到四个月的工资,对于普通家庭来说,不算轻松,但也不是负担不起。更重要的是,那些价格背后的细节——比如免费刻的那行小字“老伴,等我”,比如每年清明免费的班车,比如园区里永远有人打扫的台阶。张阿姨现在每年清明都会去宝云岭,她会带一瓶老伴爱喝的二锅头,倒在湖边的石头上,然后坐在台阶上晒晒太阳,说:“当年选这个墓位,没选错。你看那棵柳树,都长到湖边了,像不像他当年在阳台种的那棵?”

宝云岭墓园2015年价格-2

2015年的宝云岭,价格里藏着的不是数字,是普通人对“最后归处”的期待——不用太贵,但要能装下回忆;不用太豪华,但要能让活着的人安心。就像张阿姨说的:“不是买一块石头,是买一个能常来看看他的地方。”

宝云岭墓园2015年价格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