沿着京港澳高速向南驶出市区,没过多久就能看见路两边的树影越叠越浓——太子峪陵园就藏在这片翠色里。不同于想象中陵园的肃穆,这里更像一座被精心打理的森林公园:高大的侧柏排成整齐的列,金黄的银杏在秋天铺成一地碎金,连风里都飘着国槐的清香气。很多来选墓的人,走到树葬区就停住了脚步——不是因为别的,是这里的“墓”没有冰冷的石碑,只有一棵棵正在生长的树,树牌上刻着“爸爸的银杏”“妈妈的侧柏”,风一吹,叶子沙沙响,像极了亲人轻声说话。
我问过陵园的工作人员,为什么最近几年选树葬的人越来越多?他们笑着说,最常听到的答案是“不想让亲人挤在小小的盒子里”。传统墓葬是把骨灰放进棺材埋进土里,而树葬更像“一起生长”——工作人员会把骨灰和营养土细细混在一起,埋进挖好的树坑,再小心种下一棵小树苗。等过三五年,小树苗长成大树,根须裹着骨灰扎进土里,枝叶朝着阳光伸展,就像亲人的生命换了种样子继续陪着家人。有位李阿姨选了棵玉兰树,每年春天花开时,她带着孙子坐在树下剥橘子:“你爷爷生前最爱的就是玉兰,说这花像雪又像云,现在他自己变成了玉兰树,天天看着我们。”
说到树葬的价格,其实没有统一答案,全看“树的条件”。最基础的是侧柏树葬,价格大概3万到5万——侧柏是北方乡土树种,耐旱耐晒不用费心养护,适合想选“实在款”的家庭;如果选银杏,价格会涨到5万到8万,因为银杏形态舒展,秋天叶子金黄,很多人喜欢它“满树金光”的氛围感;要是选樱花或白皮松这种更“娇气”的树种,价格可能超过10万,毕竟这些树需要更精心的养护,树苗成本也高。除了树的品种,位置也很影响价格:靠近“思源湖”的树坑能看湖水和远山,家人祭扫时能坐在湖边说话,比小林子里的贵1到2万;而藏在侧柏林深处的树坑,安静又便宜,只要3万左右,适合喜欢清净的家庭。
还有些细节要注意,树葬的基础费用通常包含树苗、种植服务和前三年养护——毕竟小树苗刚种下去需要浇水施肥除虫,这些都不用额外花钱。三年之后如果想让陵园继续养护,每年大概500到1000块,主要是保证树的健康;要是想要个性化服务,比如给树牌做金属边框、在树下铺小石子坪,费用大概几百到一千块,不算贵但能让纪念更有温度。
其实很多来选树葬的人,不是冲着“便宜”来的。去年有位张先生给母亲选了棵银杏,花了6万8。他说:“我妈生前总说,死后不要买大墓浪费土地。现在这棵银杏春天发芽,夏天遮阴,秋天落金叶,比传统墓葬更像她的性格——喜欢热闹,喜欢生长。”在太子峪,树葬从不是“简化”的葬礼,而是“换了方式”的纪念:没有冰冷的石碑,没有拥挤的墓穴,只有一棵树,从嫩芽长成参天大树,每一片叶子都藏着亲人的温度,每一阵风都像亲人在说“我很好”。对于想给亲人找个“生长的家”这样的价格,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