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三清晨,我抱着刚买的黄菊去天堂公墓换花——母亲碑前的野菊开败了,花瓣卷成小小的筒,像她生前叠的糖纸。擦碑时碰到负责养护的王姐,她蹲下来帮我扶正花器,闲聊里说起最近来问立碑的人不少:“好多人一进来就问‘最便宜的碑多少钱’,其实碑这东西,得先看合不合适。
王姐在公墓做了八年,见过各式各样的碑,也摸透了价格里的门道。她告诉我,立碑的价格从来不是拍脑袋定的,第一关就是材质——石头的“脾气”,藏着对亲人的适配度。最常见的大理石,底色匀净得像春日的月光,有的带点浅灰的纹理,摸起来温温的,像母亲书房里那方用了二十年的砚台。这种材质适合喜欢安静、性格柔和的老人,价格大概在3000到8000块之间。要是家住海边或者风大的郊区,就得选花岗岩——密度高得像老茶缸,雨打风吹十几年都不会裂,表面的纹路里藏着岁月的韧性,中端款大概6000到12000块。还有人找青石,青灰色带点细碎的纹路,像老巷子的墙皮,有种“从前慢”的劲儿,就是产量少得要提前订,价格4000到9000块,适合喜欢古朴的家庭。
材质定了,款式就是第二笔账。传统碑大多方方正正,碑首刻着“流芳百世”或者家族姓氏,两侧配一副小对联,山青水秀留仙迹”“月白风清忆旧容”,这种款式稳当,符合长辈的审美,价格在5000到10000块之间。艺术碑就灵活多了,像春天的花一样各样式——去年有个姑娘给爱读书的爸爸订了方“书碑”,封面刻着《平凡的世界》里的“平凡的人也能活得不平凡”,碑身是翻开的书页,连书脊的纹理都雕得清清楚楚,价格要1万以上;还有个小伙子给爱钓鱼的老爸选了方带鱼浮雕的碑,刻字时加了“愿您在那边还有满河的鱼”,站在碑前,仿佛能看见老爸坐在河边举着鱼竿的背影。更低调的是生态碑,比如卧碑,嵌在草坪里只露出浅浅的碑面,刻上名字和出生日期,像给土地里埋了份温柔的秘密,价格才2000到5000块,适合喜欢“不打扰”的家庭。
除了碑本身,附加服务的钱也得算进去。刻字是最基础的——普通楷书10块钱一个字,要是要行书或者隶书,师傅得眯着眼睛勾笔画,得加5块;有回我见过个客户,要刻母亲生前写的小诗,28个字,师傅刻了整整一下午,最后收了800块,客户说:“这不是字,是我妈没说够的话。”描金也是不少人的选择,用真金粉调的漆,涂在字缝里,太阳底下泛着暖光,像母亲生前戴的金耳环,价格200到500块,能保持五六年不褪色。安装一定得找公墓的专业师傅,虽然要收300到800块,但他们会给碑基浇两层水泥,就算下暴雨也不会松;王姐说她之前见过私装的碑,才两年就歪了,家属蹲在那里哭,“不是钱的事,是觉得对不住亲人”。还有每年的维护,擦碑、补漆,100到300块,王姐总说:“碑擦得亮,不是为了好看,是让亲人知道,我们没把他忘了。”
临走的时候,王姐跟我唠了几句掏心窝子的话:“别光看价格表上的数字,得看这石头合不合亲人的脾气。我之前有个客户,给爱唱戏的老妈选了方带戏服浮雕的碑,刻字加了‘愿您在那边还有听戏的茶座’,后来每次来,都给碑前放段戏文录音——你看,这碑不是石头,是亲人的‘另一个自己’。”风